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授奖情况统计
(2014-07-10 11:19:36)
标签:
教学 |
分类: 反思成长 |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申报共1305项,拟获奖417项,获奖率接近31%。其中山西申报39项,拟获奖7项,获奖率20%。省教科院申报5项,拟获奖2项,获奖率40%。
我省的七项获奖项目中,涉及高中的5个,初中和小学各1个;涉及课堂教学改革的5个,“家校共育”和“综合实践”各1个。
本次成果参评项目中,高校申报的相关基础教育的项目也不少,例如华东师大、天津师大、华中师大、东北师大、广西师大、陕西师大、华南师大等。
而山西省没有一所高校申报,下列统计中,将高校和中央直属机构的项目都并入所在省市,所以高校集聚的省市获奖数量明显多,因此统计数据仅供参考。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授特等奖名单(共2项)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完成者 |
所在单位 |
1 |
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 |
李吉林 |
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
2 |
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及学校转型的实践研究 |
北京市十一学校 |
北京市十一学校 |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授一等奖名单(共48项)
获一等奖的共涉及13个省市,分别是:上海(15)、江苏(12)、北京(8)、浙江(3)、山东(2)、山西(1)、黑龙江(1)、重庆(1)、湖南(1)、天津(1.属天津师大项目)、湖北(1.属华中师大项目)、吉林(1.属东北师大项目)、广西(1.属广西师大项目)。
山西位于第六位。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完成者 |
所在单位 |
1 |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
窦桂梅、胡兰、刘建伟、王玲湘、王艳、焦玫 |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
2 |
马芯兰小学数学教学法 |
马芯兰、孙其军、吴正宪、陈立华、高萍、石雷 |
北京市朝阳区星河实验小学 |
3 |
高中综合文科课程研究与实践 |
鄂文艳、陈国才、李荔萍、王宏伟、李军、高筱元 |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
4 |
创建生物情景教室 促进生物教学改革 |
江建敏、李晋军、韩宏杰、侯巧娣、叶文、叶华 |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
5 |
提高农村教师执教能力的团队研修实践-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的五年探索 |
吴正宪、张铁道、李兰瑛、武维民、张秋爽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
6 |
“翱翔计划”: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北京模式 |
罗洁、方中雄、李奕、张毅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
7 |
中学数学建模“双课堂”教与学的实践研究 |
张思明 、冯海君、檀晋轩、凌艺国、辛华 |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
8 |
以人为本,多元开放——人大附中综合育人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
9 |
突出汉字、汉语特点的小学语文整体改革与理论构建 |
田本娜、任辉、高恒利 |
天津师范大学 |
10 |
在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长期探索与实践 |
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中学 |
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中学 |
11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东北师大附小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 |
熊梅、刘新生、修丽波、尹丽影、赵欣欣、李莉 |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
12 |
培智学校拼音教学“医教结合”教学模式研究 |
张联弛、刘涛、刘百搏、杜雪巍、孟瑶、刘一博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燎原学校 |
13 |
成功教育探索----薄弱初中成功路径 |
刘京海、陈婷、沈敏惠、谢元、周秀茹、王广胜 |
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 |
14 |
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
15 |
中学物理教学的革新,数字化实验系统(DIS)的研发与应用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
16 |
“新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研究 |
叶澜、李政涛、吴亚萍、卜玉华、王浩、丁伟明 |
华东师范大学 |
17 |
面向0-3岁婴幼儿家长的科学育儿指导的探索与实践 |
上海市黄浦区早期教育 |
上海市黄浦区 |
18 |
阅读“中国人”,书写“中国人”——彰显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实践研究 |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
19 |
中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 |
季浏、汪晓赞、谭华、潘绍伟、董翠香、朱伟强、 |
华东师范大学 |
20 |
校园原创音乐剧:塑造阳光少年,追逐青春梦想 |
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中学 |
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中学 |
21 |
以幼儿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幼儿园低结构活动探索 |
上海市闸北区芷江中路幼儿园 |
上海市闸北区芷江中路幼儿园 |
22 |
聚焦志趣、激发潜能:国际视野下上海中学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践研究 |
上海市上海中学 |
上海市上海中学 |
23 |
后“茶馆式”教学——走向“轻负担、高质量”的实践研究 |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
24 |
中学创造教育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上海市向明中学 |
上海市向明中学 |
25 |
为了学生的愉快学习,变革课堂教学——愉快教育实验的深化发展 |
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
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
26 |
普通高中学生个性化学程学习的设计与实践 |
上海市育才中学 |
上海市育才中学 |
27 |
从这里走向世界——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福山梦” |
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外国语小学 |
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外国语小学 |
28 |
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
洪宗礼、董旭午、李震、刘金、丁翌平、王铁源 |
江苏省泰州中学 |
29 |
江苏锡山高中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与实践创新 |
唐江澎、夏雷震、佟柠、张克中、胡晓军、崔允漷 |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
30 |
儿童道德生活的建构——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 |
鲁洁、高德胜、孙彩平、余维武、方峥嵘、方丽敏 |
南京师范大学 |
31 |
尝试教学法的实验研究与推广应用 |
邱学华、苏春景、李永云、王俊、王春梅、顾志平 |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32 |
初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35年探索实践 |
李庾南 |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 |
33 |
幼儿园单元课程的实践建构——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 |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 |
34 |
小主人教育: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三十年 |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
35 |
天一科学院: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索 |
沈茂德、朱卓君、冯丹沁、邓一波、沈新荣、邓庆民 |
江苏省天一中学 |
36 |
“湿地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张昕、闻一波、蔡明、林子杰、单伟峰、赵岚 |
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 |
37 |
于永正“言语交际”式小学语文教学探索与实践 |
于永正、刘文琪、刘春、查晓红、 张艳 、彭苏华 |
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校 |
38 |
洋思教学模式 |
泰兴市洋思中学 |
泰兴市洋思中学 |
39 |
“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基于地理教学观察的行动研究 |
朱雪梅、陈桂珍、陈茜、吴春燕、潘竹娟、陈彩霞 |
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40 |
基于语篇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郑文、夏恩力、沈雨、汪静艳、王雪梅、毛辉 |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
41 |
培智学校社区融合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应用 |
宁波市达敏学校 |
宁波市达敏学校 |
42 |
县域幼儿园教育实践整体推进机制研究——基于“安吉游戏”模式探索与实践 |
程学琴、章洁、盛奕、吴伟云、郑爱乐、戴艺 |
安吉县教育局教科研中心 |
43 |
高中推行学长制的实践探究 |
山东省实验中学 |
山东省实验中学 |
44 |
基于初中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考试与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 |
张国华、魏延阁、高洪俊、陈启德、付霆、程新民 |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 |
45 |
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研究 |
郭元祥、沈旎、姚林群、姜平、伍远岳、唐丽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46 |
复式教学实验与研究 |
马安健 |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鲁坑小学 |
47 |
融入民族文化的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创新与实践 |
侯莉敏、吴慧源、冯季林、雷湘竹、林丽 |
广西师范大学 |
48 |
普通高中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以重庆南开中学为视角 |
宋璞、田祥平、张发光 毛明山、肖力、卫晋丽 |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 |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授二等奖名单(共367项)
其中山西的获奖6项,具体情况是:
55 |
山西省普通高中“问题导学”新课堂 |
肖增英、薛红霞、李海勇、宁致义、卢文青 |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56 |
高中半天授课制——山西省新绛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山西省新绛中学校 |
山西省新绛中学校 |
57 |
“双平台”环境下的“无界课堂” |
薛红霞、肖增英、郝新春、荆建强、王建业 |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58 |
基于云平台下学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灵石县第二中学 |
灵石县第二中学 |
59 |
“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山西省太谷县第二中学校 |
山西省太谷县第二中学校 |
60 |
《金桥家校联系册》---家校共育的有效操作模式 |
王金华、冯贵清、刘永梅、郭真、赵彦龙、王晓刚 |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大营盘小学 |
获二等奖比山西多的省市有16个,分别是:江苏(44)、浙江(36)、北京市(31)、广东(31)、山东(26)、四川(25)、上海(21)、天津(21)、重庆(17)、湖南(11)、湖北(11)、陕西(11)、河南(10)、广西(9)、海南(9)、吉林(7)。
获二等奖比山西少的省市有14个,分别是:黑龙江(6)、福建(6)、贵州(5)、云南(5)、辽宁(4)、江西(3)、甘肃(3)、河北(2)、新疆(2)、内蒙(1)、安徽(1)、西藏(1)、青海(1)、宁夏(1)。
从数量上看,山西属于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