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及实践成效
(2014-06-18 17:10:53)
标签:
深化课堂改革 |
分类: 报告整理 |
一、山西省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情况
2001年,山西省开始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一些学校从那时起就开始了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2008年,山西省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各校的探索更加深入,并逐渐构建了自己的教学模式。
在《山西省各市推进新课堂教学模式情况调研报告》中显示:仅太原市,高初中学校推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有73种;在晋中市,仅普通高中学校就有20种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山西省中小学校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时间虽然不尽一致,但大都经历过类似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单项改革阶段和全面改革阶段。
在实施单项改革的第一阶段,山西的绝大多数学校,大都围绕着某一个局部进行探索。比如:围绕教学载体的探索有“学案教学”,围绕教学关系的探索有“少讲多练”等等。这些模式良莠不齐,有的只是小打小闹,有的只是单科单兵作战。大部分没有打破传统的课堂结构和教学秩序,没有真正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没有摆脱班级授课制的束缚。
在第二阶段,则运用了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针对课堂教学这一系统工程进行全面改革。因此,第二阶段的探索是“颠覆性”的,也因此招致了很多的不理解,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第二阶段的改革,才是真正意义上课堂改革。
我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在过去十几年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的基础上,基本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新模式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基本追求,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目前实施新教学模式的学校,在全省已成燎原之势,据初步数据统计,我省全面深刻推广使用这种模式的高中学校约有100所,初中学校约有700所,以县(市、区)区域整体推进的约有30个,小学的课堂改革学校上千所。
二、山西省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特征
山西省的新课堂模式,构建了全新的教学秩序和结构:首先,以小组为中心的围坐取代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排坐;其次,学习秩序出现了所谓的“颠倒”现象;再次,“学时”取代了“课时”;最后,展示成为重要的学习形式。
新课堂模式,以“成长为本”为灵魂,以“问题解决”为基石,以“导航设计”为关键,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探究”为核心,以“展示交流”为精髓,以“支持系统”为保障。
抓住了“问题设计”、“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四个关键要素,形成了“自主课”和“展示课”两种基本课型,呈现出先学后教、以学论教、“半天不上课”的课堂基本形态。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同时生成了系统的工作策略和运作机制:一是形成了行政、教研、高校、高中学校合作攻关和全省上下一盘棋的局面;二是形成了校长一把手深度参与的态势;三是重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系列规则和标准;四是开发了服务于学生学的网络化资源和信息化平台;五是创建了“类似问题导学程序”的校本教研机制,改进了教研的内容和方法;六是牵动了学校全方位的改革和跟进。
三、山西省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效
1.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展示交流已成为新课堂模式的一种常态
在10所课改学校抽取的1000多份教师和学生问卷中显示:自主和展示课成为了新课改学校的一道风景线。学案上的问题,12%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全部完成,有80%的学生认为大部分能完成,完成的比例都在60%以上。自主课上,学生间经常交流的占45%,不参与课堂交流学习的学生只占调查的12%。展示课上老师们在努力营造更好地展示环境,学生积极展示占到73%,不展示的学生只占4%。展示课上的展示行为呈现多样化:28%的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观点,15%的学生展示的同时能提出问题,更有15%的学生能与同学争辩质疑。有22%的学生图书阅览成了习惯,59%的学生愿意选择图书阅览。78%的学生用电脑主要进行资料的查询。
2.各改革学校不断创新了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改革特色
在课堂新模式特征的要求下,各校的改革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新发展景象。例如泽州一中的“课程整合”和“新型走班制”, 将“学道螺旋发展大课堂”延伸为“大单元、大自主、大展示”的方式。新绛中学的“半天授课制”和“导师制”,将以前的“三制一卡”拓展到“三城一室”。垣曲中学的“80分钟大课堂”,忻州二中的“学程管理”和“思维导图”,草坪中学“从自主走向自治”等等。
吕梁地区的交口一中,甚至做了一次实验,给学生3天时间完全自我管理,不仅课下自学、课上讨论展示全部由学生自己主导,课间操、各种卫生、纪律检查评比,都由学生完成,3天下来,整个学校的运行,一切按部就班。
3.课堂改革走向区域和综合,全省呈现出大面积推广的局面
我省的课堂改革,已经形成了行政、教研、高校、高中学校合作攻关和全省上下一盘棋的局面,呈现出校长一把手深度参与的态势,牵动了学校全方位的改革和配套跟进。示范高中参与课改的积极性越来越大。深度参与山西省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已由改革初期的5所上升至现在的100多所,含盖了我省普通高中、示范高中、私立高中、农村高中等各个层面的学校,形成了一股推动全省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4.改革的效益和质量得到了家长、社会和媒体的认可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高考成绩年年向前一大步,从15所课改校历年高考的数据看,都呈现了稳步增长甚至大幅度增长的趋势,而且80%以上的学校在高考的各项指标均超越同类的非课改学校,实现了学校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2013年11月底,山西省20多位高等学校的教务处长曾到草坪中学学习课改经验。家长深入课堂、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抓课改,在山西已不是新鲜事。离市区县委书记和沁源县县长,曾亲自带领当地的高中校长到新绛中学和泽州一中学习课改。
我省的课改同时受到了省内外各新闻媒体的高度重视,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师报》、《中小学管理》、《中国现代基础教育》、《中国新闻早报》、《中国名校成功之路》等纷纷对我省的教改成果进行播报,并大力宣传,例如,中国教师报的“山西课改好红光”和“走进山西高中新课堂”,以及中国青年报的“山西基教刮骨疗伤,把课堂还给学生”等等。
5.课堂改革正在辐射兄弟省市
在2013年3月初,我们抽取调查了近三年来走在课改前沿的8所高中和4所初中的课改交流情况,其中来我省观摩学习的学校共计1500多所,涉及包括黑龙江、江苏、广东、海南等20多个省,新疆、广西、内蒙古3个自治区,北京、天津、深圳等80多个市,累计50000多人次。
通过十多年课堂教学的改革的探索与研究,我省在课堂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框架构建等方面,也取得的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系列的成果。例如,凝练了我省课堂教学改革的“十大教育信念”;确立了我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七大目标任务”;构建了以“七条本质特征”为标志的翻转性课堂模式;探索了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必须经历的“十个过程”;提出了我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六大突破”;明确了我省课改的“着眼点”、“着手点”、“着力点”、“发展点”等等。
四、山西省今年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重点
今年我省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重点是:抓好对城市小学、农村初中和省级示范高中的辐射。
例如:推进示范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是:
3月至4月——对我省100多所省级示范高中的课堂改革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这项工作已经完成,而且形成了《各市示范高中计划进入山西新教学模式改革的统计表》。
5月上旬——根据前期调研,策划了山西省省级示范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的系列研讨活动,初步形成了《山西省示范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方案》。
5月中旬——组织了校长培训。已于5月18日至19日完成,此次会议,从实施前的准备和实施中的关键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此次会上,张卓玉厅长提出了优质高中学校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八项注意”:
一是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条件;
二是发挥好学习小组长的作用;
三是保障学生学习的信息技术环境;
四是高度重视学生的展示;
五是关注学生学习报告制度;
六是发挥优秀教师在问题设计、点拨引领等方面的作用;
七是关注我省的改革资源;
八是特别强调“形式可以创新,宗旨不能改变”。
5月28、29日两天——组织了示范高中副校长和管理层的培训。
此次会议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管理层面如何推进工作。大家在下面七个话题上初步形成了共识。
一是要顶层设计,整体推进。
二是学案编写要尝试模块化、单元化,突出做事情、项目学习、整体化学习。
三是自主课与展示课要剥离,从课时走向学时。
四是要加强自主学习资源开发,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究性学习的设计。
五是要给学生创造更多、更大的展示时空。
六是要加强小组文化建设,突出小组的学术功能,强化学生的自主管理。
七是要探索完善示范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的规则和标准。
6月份——组织了实地研讨活动。
准备进入课改的学校,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与前期课改校进行了联系,并深入课改校进行全方位学习研讨。前期课改校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资料;进行了实地展示。省教科院为各校提供了足够的服务和联络工作。
7月份——学科教师培训。
本次会议将围绕“模式构建”、“学习导航编制”、“自主学习安排”、“小组建设及合作探究”、“课堂展示交流的组织”、“学生学习评价”等六个专题,五所前期课改学校组建了9个汇报展示团队,并结合具体内容分学科展开深入的研讨。
9月至11月——组织全省性的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大调研活动。
方式:课改专家组成员、高中学科教研员和课改高中校长、教师代表,共同组成调研团队,针对我省的课堂教学改革,分主题、分学科进行专题调研活动,形成各主题和各学科的调研报告。
12月——积极筹备和认真组织课改学校校长第四届论坛研讨会。
根据调研情况,抓住“市域如何推进普通高中课堂改革”、“示范高中如何在课改中发挥引领作用”两个重点,完善论坛专题和主题报告,精心组织好第四届课改学校校长论坛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