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迫症心理咨询案例 作者:张愉悦

(2013-02-25 18:41:29)
标签:

合肥心理咨询心理健康

健康

分类: 心理咨询案例

王同学,男,17岁,高三,父亲陪同前来咨询///

   自诉近半年,骑自行车时如果没先用右脚蹬车就莫名其妙担心自己会被车撞死,一定会下车重新用右脚先蹬车起步;吃饭时又总觉自己万一会食物中毒,每天反复考虑要不是吃饭的问题;上课时眼睛拼命盯着黑板,深怕错过老师写过的每一个字,自感可笑,却难以摆脱,太多的想法天天在脑海里旋转,欲罢不能,十分痛苦。学习成绩急速下降,恨自己该记的记不住,该忘的忘不了。
    从父亲处了解到,这孩子半年前应该说是‘失恋’以后开始出现这个问题,一天到晚脑子从不闲着,似乎停不了了,最近好象越加严重,父亲十分担心,这样下去还不把孩子的脑子想坏了。
    初步观察了解情况如下:王同学一直以来成绩优异,高一进入重点高中时,一度曾感到不能适应新环境,幸有同桌女生的及时鼓励和帮助,才得以有能力有信心全力投入到紧张的高中学习当中,但是半年前,这位女生因为父亲工作调动转学,同时王同学升入高三阶段。


汤女士,45岁,出纳员,老公陪同前来///
   
    自诉两年来,觉得哪儿都脏,尤其是家里的卫生和个人的卫生,把手都洗脱皮了还是无时无刻不觉得脏,家里到处是消毒水的味道,自己也知道,这样一天到晚不停的洗,生活还有什么意思,更不愿意别人来自己家,什么人也不想交往。现在发展到对老公儿子的卫生要求也十分苛刻,他们不按照自己说的去做就心烦意乱,老公还能理解,但12岁的儿子已明显和自己关系恶化。一次儿子放学回家没洗手来拥抱自己,被严厉制止,儿子几天都不愿搭理妈妈。

初步观察了解情况如下:汤女士在两年前搬家时,看到搬运工人不爱惜自己的物品,心里很捌扭,加上有两个搬运工人不太讲卫生,偏又爱乱摸东西,汤女士忍住没发火,以为自己过后就没事了。可是从搬家第二天开始,能洗的东西都洗了,心理还是难受郁闷,真想把家中的物品全换了。

      案例点评:对于强迫症的诱因,一般认为精神因素为主要发病原因。在一定压力下,内心脆弱、急躁、自制能力差或具有偏执性人格或完美主义人格的人很容易产生强迫心理,从而引发强迫症。其中完美主义人格者表现的尤为突出,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他们会制定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目标,过度强迫自己和周围的人去达到这个目标,但总会在现实与目标的差距中挣扎。此外,自幼胆小怕事、对自己缺乏信心,遇事谨慎的人在长期的紧张压抑中会焦虑恐惧,为缓解焦虑恐惧就会产生诸如反复洗涤、反复检查等强迫症行为。

     强迫症症状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大体可划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行为三种类型。

 强迫观念:可以表现为不自主呈现的某种想法、某种事情或某句话。如脑子里反复出现“我是一个俊姑娘”,“苗条身材”,“春风又绿江南岸”等等;还可以表现为强迫怀疑,如锁了门后又反复怀疑是否真把门锁好了,投信后又怀疑自己是否真把信封好了、投对了,等等;还可以表现为强迫联想,如看到树枝枝叶、草地便想到有许多虫子或野兽;还可以表现为强迫性穷思竭虑,如为什么人要长两只眼睛?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强迫意向:即是患者常常被某些欲望或意向纠缠而产生冲动。如患者走到河边时出现要跳下去的冲动,见到利器就出现想拿起来刺人或刺自己的冲动,登上高楼就往下跳的情境和冲动等等。但患者不会这么做,只是不能控制这些意向的出现。

  强迫行为:具体可以表现为强迫计数,如上楼梯要计数有多少梯级,走路要数自己的步子,明知无意义,也记不住,但还是要数;还可表现为强迫检查,这与强迫怀疑相联系,如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门锁是否锁上;还有强迫性洗手,强迫性洗衣,强迫性偷窃等等都属于强迫行为。

  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行为,其共同点是具有强迫性、重复性、刻板性和仪式性。患者主观上都感到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强迫无奈的观念和情绪,他也明知这些观念、意向和行为的重复出现是毫无意义和不必要的,主观上却无法摆脱这些强迫症状的纠缠。因而导致情绪紧张、烦恼、焦虑不安,甚至头昏眼花,失眠、记忆力下降、身体衰竭。

合肥芝麻开门心理咨询中心对强迫症人群建议:
    对强迫症而言,压力既来自于客观环境,也与自我要求过高、自我施压有关,因此,对自我要求要适度,要接纳平凡普通的自我,64%--84%的强迫症人群,要意识到本身所固
有的刻板,固执,谨慎,虚荣,自我要求过高,完美主义等是滋生强迫症的肥沃土壤。根除这些性格,重塑良好个性特点,增强自信,不回避困难,培养敢于承受艰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质,改善家庭/工作/人际关系的困惑,是预防治疗强迫症的根本措施。有强迫人格或已形成症状的成人,对孩子的教育尤其要科学合理,去掉清规戒律,去掉条条框框,轻松生活,当好示范,不过份苛求自己和周围的人。

     当个体出现自我强迫与自我反强迫意识并存,二者强烈冲突致使焦虑和痛苦时,不必惊慌,因为能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不是坏事,心理学上称为有自知力,有自知力就不是精神分裂,(因为有些强迫症人群会不断打我们的心理热线咨询,自己到底是不是精神问题)。其实,有强迫症的人群反而不容易得精神分裂。

    强迫症的治疗疗法很多,森田疗法,高级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精神分析法,存在主义疗法,家庭系统疗法,自我支持治疗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像反复检查门锁这种强迫心理现象在大多数人身上都曾发生过,如果强迫行为只是轻微的或暂时性的,当事人不觉痛苦,也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就不算病态,也不需要治疗。而如果强迫行为每天出现数次,且干扰了正常工作和生活就可能是患了强迫症,要及时进行心理援助治疗。
    总之,要认识到---强迫症,并不可怕,轻松的生活一定会回来//////

(遵循法律法规和职业心理师尊重保密原则,

所有案例来访者姓名纯属虚构,案例已加工合成,

仅希望给大众更多心理健康知识,万勿对号入座。)

倾听/关注/理解/保密  支持/指导/释放/发展/

认清自身人格特点/获得精神成长经验/促进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感谢您的阅读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