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 疹

标签:
健康 |
分类: 专家讲座 |
风
顺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2010年发病数
位次
2
3
6
5
1
4
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与去年比较(%)
一、概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又名“风痧”、“风瘾”。临床特点是病程短、麻疹样皮疹、颈、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本病多见于冬春两季,5岁以内小儿较易发病,成年人也偶有发生。孕妇患风疹后能引起胎儿畸形,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二、流行病学
病原体: 本病病原体为风疹病毒。
传播途径:1.空气飞沫传播—是风疹的主要传播方式。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1~ 5岁小儿。
流行特征:1.地理分布
三、病
病毒以呼吸侵入患儿呼吸道粘膜、颈淋巴结,在此繁殖后侵入血流导致病毒血症,引起全身浅淋巴结肿大及皮疹。除皮疹、呼吸道轻度炎症及淋巴肿胀外,不见其它病理改变。孕妇在妊娠期感染风疹,胎儿可感染先天性风疹,并导致各种先天性畸形,其发生与风疹感染的早晚有关,一般在妊娠期初3个月,正在胎儿各种器官形成期,患风疹发生先天性畸形可达40%以上。先天性风疹患儿体内可长期带病毒,排病毒时间可达12-16个月。
四、临床表现(1)
潜伏期:14-21天(2-3W)。
前驱期:前驱期约1-2天症状轻,有低热,头痛,全身不适、咳嗽、流涕,伴有结膜出血。,或有呕吐、腹泻,耳后、后颈部及枕部淋巴结肿大,有轻度压痛。
临床表现(2)
发疹期:发热后1-2天出现皮疹,首先见于面部,迅速向下蔓延,一天内波及躯干和四肢全身,较稀疏,但手掌和足底无疹。初见于面部皮疹是细点状淡红色斑疹,面部,四肢皮疹较少,部分融合似麻疹。而躯干,背部皮疹密集又类似猩红热。皮疹一般持续 3日即可消退,故有人称皮疹"一日似麻疹,二日似猩红热,三日即退疹"。皮疹退后不留色素沉着。伴有全身低热,上呼吸道炎、肺肿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颈淋巴结肿大明显。轻度鼻炎症状可持续5-6天。风疹病情比较轻,过程短,不会留下后遗症。皮疹为麻疹样斑丘疹。
临床表现(3)
先天性风疹可表现为多样。严重可致流产、死胎、先天畸形如心血管畸形,白内障、小头畸形、智力障碍,骨发育不良等多见;或于出生后表现为肝炎综合征、间质性肺炎、脑炎等。
http://s6/middle/980006b0gc486ad14fc65&690
http://s15/middle/980006b0gc486ad9ac86e&690
五、实验室检查
病毒分离:出疹前1-2日至出疹后2日,取咽部分泌物,能分离出病毒。
快速诊断:采用直接荧光试验法,在咽分泌物可查见风疹病毒抗原。
血清学检查:风疹病毒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在出疹3日后均高,1个月达高峰,取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测定上述抗体,若恢复期增加4倍以上则可诊断。出生时抗风疹特异性抗体IgM增高,则可诊断为先天性风疹。
血象: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分类增高,可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六、并 发 症
风疹并发症很少见。风疹脑炎发生率为1:5000,多在出疹期发生,轻者仅有头痛,重者有惊厥、昏迷及后遗症等。
七、治
本病预后良好
主要为休息与对症治疗
有高热者用小剂量退热剂
八、预
1、
1、2、预防风疹病毒的关键是减少与风疹病人面对面的接触,不要与风疹病人面对面地谈话。
1、3、孕妇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
1、4、预防重点在先天性风疹。
1、最重要的是预防孕妇患风疹,以减少先天畸形的发生,妊娠4个月以内若患风疹应终止妊娠。
1、小儿尤其是女孩1岁以后及易感育龄妇女应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
1、九、学校、托幼园所预防措施
1.寝室、教室要保持开窗通风,尽量到空气流通处活动。
2. 尽量减少近期寝室间窜门、聚会、聚餐活动。
3.保持个人卫生和寝室卫生,避免过度疲劳,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4. 发现病情学生应立即到校医务室报告,并做好隔离措施。
5. 患风疹后要注意休息,保持正常饮食,多食水果,多饮水。每天监测体温,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