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顺城保健所
顺城保健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41
  • 关注人气: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 痘

(2012-07-05 13:07:28)
标签:

健康

分类: 专家讲座

     

    

                      顺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概述:

水痘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播性。好发于冬春两季,高峰在3-5月。患者多系一至十四岁的少年儿童,在中小学校和托幼园所易受感染传播。常可在聚集的易感人群中形成暴发疫情,甚至形成局部区域性流行。

二、流行病学

1、病原体     2、传染源    3、传播途径  4、流行特征

5、易感人群

(一)病 原 体

1、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存在于早期病人的呼吸道内以及疱疹的疱浆、血液及口腔分泌物中。2、病毒的生活力较弱,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易被乙醚杀死,在外界环境中很易失去传染性,病毒在疱疹液中,-65℃ 时,可长期存活。

(二)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1.水痘病毒感染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2.水痘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亦可因直接接触疱疹浆液而感染,如接触病人的衣物、玩具、用具等而传染。

(三)易感人群

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发病主要是儿童, 常见于1--5岁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在90% 以上,若母体缺乏抗体,新生儿亦可发生水痘,青年人也有发病。

(四)流行特征

1、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较多。

2、水痘虽然全身症状较轻但传染性却很强,一般由出疹前1日至出疹后5日或至皮疹全部结痂干燥前均具有传染性。

3、隔离期:发病后14天(2周)。

4、患儿以全身性,分批出现的皮疹,由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水疱、脓疱、最后结痂为特点。

(五)发病机理

病毒可能在上呼吸道,鼻咽部粘膜增殖,继之小量病毒侵入血液循环,在单核吞噬系统增殖,是潜伏期病毒增殖主要场所,其后再次侵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病毒侵袭皮肤可及内脏,引起发病。

(六)临床表现( 1 )

1、潜伏期: 10一23天,多为14一16天。

2、前驱期:幼儿有低热,全身不适的同时,即有皮疹出现;年长儿开始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和上呼吸道症状,1--2天后才出现皮疹。此期偶见前驱皮疹。

临床表现( 2 )

出疹期:皮疹首先见于患儿躯干和头部,为3--5mm的斑疹,12--24小时左右,经丘疹发展成为水疱疹。脓疤疹。在水疱疹和脓疱疹阶段有明显搔痒。水痘表浅而壁薄易破,呈椭圆形,周围有红晕。1--2天后中心干枯,红晕消失并结痂,痂可持续一周,继发感染时可持续数周,痂皮脱落后皮肤完全恢复,一般不留瘢痕。

临床表现 ( 3)

皮疹在1一6天内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丘疹,水疱、脓疱及结痂同时存在。后期出现斑丘疹未发展成水疱即隐退。皮疹分布呈向心性,躯干最多,其次头、 面及四肢近端,远端稀少,手掌,足底更少。疱亦可出现于粘膜,如口腔、软腭、 结膜、 咽部及阴道,易破裂形成白色表浅溃疡、疼痛、预后不结痂。

临床表现( 4 )

水痘一般呈自限性,10天左右自愈,成人、免疫缺陷小儿和新生儿患水痘症状严重,常形成播散性和持续性水痘。皮疹融合为大疱型;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水疱内出血为出血型,正常皮肤粘膜亦有瘀斑;皮疹下坏死的为坏死型。患儿高热,毒血症状严重,常有继发细菌感染等并发症。

http://s14/middle/980006b0gc40e254806cd&690痘" TITLE="水 痘" />

http://s10/middle/980006b0gc40e25ba5f69&690痘" TITLE="水 痘" />

http://s2/middle/980006b0gc40e26229421&690痘" TITLE="水 痘" />

临床表现 ( 5)

并发症 :

肺炎、 水痘脑炎、 水痘肝炎及其它:

   如:心肌炎,肾炎、 睾丸炎、关节炎和子宫内膜感染,眼部可并发角膜炎、 葡萄膜炎、 视网膜炎、 白内障、视神经炎等。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有增加,分类正常。

(七)鉴别诊断

1. 丘疹样麻疹:为婴幼儿多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全身分批出现红色丘疹,顶端有水疱,无红晕、 痒、 不结痴,不累及头部和口腔。

2. 脓疱疹:系儿童常见的皮肤细菌感染疾病,好发于鼻唇周围和四肢暴露部位。初为红斑、疱疹,继之成脓疱、结痂。经搔抓而播散,不成批出现,无全身症状。

3. 疱疹型湿疹:继发于单纯疱疹感染,起病急、发热、 全身分批出现疱疹,持续3--4天,常有细菌继发感染、病情较重。

4. 肠道病毒疱疹:柯萨奇病毒A10,A16,A5等可引起手足口病,皮疹以手、足、口腔为主,四肢和躯干少,疱疹较少,疱疹经2~3日吸收,不结痂。

(八)治    疗( 1 )

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

   a .加强隔离、至患儿全部疱疹变干,结痂为止。

   b .发热期卧床休息,补充足够水分和营养,加强皮肤  护理。

   c .疱疹破裂可涂以龙胆紫、杆菌肽或新霉素软膏。

    激素可降低免疫反应,助长病毒播散,一般禁用。

   d .对继发性细菌感染如败血症等,应及早选用敏感的  抗生素。

   e .有肺炎、脑炎合并症患者需给对症治疗。

治    疗( 2 )

抗病毒治疗:

          对免疫缺陷及免疫抑制患者,应早期使用抗病毒治疗,如阿糖腺苷,无环鸟苷和阿昔洛韦或干扰素等,可减少播散,提高治愈率。阿糖腺苷静脉滴注5-10mg/(kg·天),连续5-7天单磷酸阿糖腺苷可肌肉注射。

(九)预    防( 1)

1、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勤剪指甲。其次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晒被褥。

2、搞好教室、寝室的环境卫生,保持通风换气。

3、平时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多喝白开水(每天约2000ml)。睡眠充足,不要熬夜。

预    防( 2 )

5、衣着适量,随气候增减,注意防寒保暖。

6、尽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

7、若有发热、头痛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如咽喉疼痛等应及时就医。

8、如已患上水痘,应尽早隔离治疗、早报告。

9、适龄儿童应该接种水痘疫苗。

                      顺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疫情电话:

57649112(白天)

         57656398(夜间、节假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