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与优化研究 教学反思----小学英语作业布置的困惑
(2015-06-26 21:53:03)| 标签: 教育 | 
 
 
 
根据教学原理,作业有两大功能。其一,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通过练习得到巩固;其二,通过学生作业使教师获得信息反馈,检验教与学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课外学习是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我们在向英语课堂要效率要质量的同时,合理地布置英语课外作业是巩固和加强所学知识的保证和手段。如何科学而有效地布置英语课外作业,是英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每个英语教师一直探索的课题。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传统作业布置上存在着的弊端传统的作业布置与完成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个体差异学习需求,以其统一封闭的条条框框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左右着人们的行动。究其弊端有四:一是内容枯燥。作业总是维持着读、背、抄、写的题型传统,机械抄写、重复记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 兴趣锐减;二是形式单一。 只以填空、选择的形式为主,作业缺乏层次性,致使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了。不少平时学习马马虎虎,考试则靠碰碰运气。三是布置随意。不少教师缺乏目标意识,照搬作业,量多质滥。更有甚者,干脆采取题海战术,作业铺天盖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新课标下英语作业布置的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我们的作业布置应该由专制走向自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助合作,充分体现作业的多维性、 层次性、实践性、开放性、人文性、发展性。
在教学中,任何学科都离不开作业。作业对于学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对于教师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修正教学方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作业,让学生有效地进行练习,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作业指导和批改,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环节。但目前小学英语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困惑。
困惑一:如何维持作业兴趣?
有人认为英语属于“死记硬背”课,抄抄写写即可应付考试。于是乎天天抄:抄单词、抄词组、抄课文、抄对话、抄习题。学生也因此怨声载道,对抄写作业大多是任务观点,敷衍了事。有的甚至偷工减料,能懒则懒。至于“读背”的作业,很多学生则把它“忽略不记”。尽管这类作业对识记词汇有一定作用,且便于教师批改检查。但若长此以往,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便被这机械重复的作业给淹没了,不利于英语的后续学习。
困惑二:如何杜绝或减少“抄袭现象”?
现在的英语越考越难,很多题型、语法都需要学生“熟能生巧”。于是乎,发试卷、做习题又成了提高成绩的最有效的“法宝”。这类作业往往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独自完成,才能有所效果。但大部分学生图省事,直接抄袭答案或抄袭同学作业。因为抄袭面较广,老师也很难从根本上杜绝。
困惑三:如何让口头作业真正落到实处?
随着新课标的逐步实施,英语的“听、说、读、背、演、唱”等口头作业也日益重要。于是布置听录音、跟读、背诵、表演对话等类的作业又成了时尚。但这类作业因为难于逐一检查,很多学生不自觉,钻检查难的空子,很少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有的时候,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口头作业就成了一句“空头作业”。
困惑四:如何体现作业的差异性?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就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同样的作业要求,对不同的学生来说,就会有不同的作业表现。基础好的学生简简单单,轻轻松松,甚至出现知识“吃不饱”的现象。基础差的学生根本来不及消化,作业更是没办法完成。学习陷入恶性循环:白天总是那些听不明白的课,晚上又总是那些做不完的作业。于是,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作业也成了“两极分化”的主要“元凶”之一。
对于以上困惑,我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准备从这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设计趣味性的作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一)、收集、摘抄身边的英语
在英语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英语出现在我们生活周围。只要稍加留意,便可发现随处可见的英文商标、广告、说明、标牌等。教师可布置学生自己去发现、收集、摘抄身边的英语并组织交流。
(二)、贴标签
课本中的英语很多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如家庭生活用品、学习用品、日常设施等等。
(三)、出英语小报、编英语儿歌
孩子们总是能从创造性设计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自信。老师可经常让学生布置班级的英语角和编辑各种主题的英语小报,或是根据课文单词句型编唱英语儿歌等等。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各显神通,想方设法设计策划、查找资料、绘图装饰、精心书写。并组织学生定期举行小报评比、儿歌诵读会。表彰优秀学生和进步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打败懒惰
英语语感是从不断朗读和倾听中潜移默化形成的。但单调机械的重复听读背容易使学生厌倦。但如果让学生进行模仿课文朗读并制作录音片段来比赛,看谁模仿得最像?他们就会自然而然不厌其烦地听读,以求达到最佳效果。这类作业竞赛耗时较长,可一月举行一次,学期末可以此为参考打口语成绩。另外,也可指导学生表演对话。这样一来,学生的听读积极性就被激发,而且每个学生都不甘示弱,积极准备。利用学生自身的好胜心“打败”了他们自身的“懒惰”。
三、突出作业的差异性
从大学课程的选修课、必修课中得到启发,为了避免英语作业的“一刀切”,体现差异性、层次性,把我们平时人人必做的作业改成必做题和选做题(发展题)。一般学生可仅做必做题,有能力者可做发展题,学生自主选择。这种作业弹性同时改善了“吃不饱”和“吃不消”现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不同的作业中得到同样的提高。另外,如果有个别优秀生已完全掌握书上内容,可在老师指导下,自编作业,完全根据自身需要“量身定做”,给他一个自由翱翔的天空,以利于其更好地发展个性空间。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心设计的作业能成为我们英语教学的得力助手。教师应该像对待教学设计一样对待作业设计。着眼于多元学习理论,开发小学英语作业的多元价值,设计出多元化的英语作业,这些多种多样的、新鲜的、有活力的、具体的、生动的英语作业,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吸引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孩子们喜欢的,他们便会全身心地投入,不遗余力,并且乐此不疲。在“乐此不疲”中不断扩展英语词汇和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正是我们设计作业的根本动力和最初目的。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