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蓝印花布古人的智慧嘉兴古镇寻觅乌镇蓝印花布蓼蓝 |
分类: 古村古镇 |


正在消失的蓝印花布幽韵无尽
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不仅仅在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的四大发明。
如果有人告诉你说,曾经衣被天下的蓝印花布已经成为濒危技艺,甚至在中国能做蓝印花布的不到50人的
时候,你将做如何感想?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当我们朗朗而颂荀子这篇脍炙人口的《劝学》时,你可知,这种蓝就是蓼蓝,又称靛青,可以染色,也可
用药。简单说,就是老百姓熟知的板蓝根。
我们常常因为身在其中拥有亲情、友情时,而无所谓其稀有的价值和珍贵。
蓝印花布就是这样,在时间岁月的不知不觉间,渐渐走出人们视线,如今,多数制版图案已经消失,成为
一种永久的遗憾。
蓝印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等,距今已经1300多年历史。
蓼蓝这种植物很有趣,它开出的花儿是高贵的紫色,人们用它生命一样旺盛的翠绿色的叶子制作染料,染出
的布匹是茵茵的蓝色,用它根部制作的药材,就是板蓝根,对于预防感冒有很大帮助。非典时期的板蓝根,
在广东各大药店和超市几乎断货。
难以想象,蓼蓝的神奇作用如此强大,浑身都是宝。一棵小小的植物,在大千世界,在万物丛中,竟然在
一千多年前被中国人发现并开发了它神奇的价值。
更难以想象,绿色的叶子、紫色的花儿,与染出的蓝色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微妙。关于色彩美学,记得曾
经有人研究,东方黄皮肤的人最适合的颜色为蓝色,也许不是巧合,而是中国人无比的睿智。
初夏的一天,我走进了嘉兴乌镇,走进了这个神秘又清雅的蓝印花布大染坊,一下子好像走进了电视剧连
续剧《大染坊》里活灵活现的场景,一个充满神奇魅力的地方。
染缸、染料、原布、刻板、高高的支架、制作师傅、风中飘扬的晾晒中的蓝印花布,还有影视明星的一幅
幅精彩剧照,于是乎,自己已然成了影视剧故事里的一员,享受着幽韵无尽的蓝印花布的美妙。

空中飞舞的蓝印花布,
好似时代传承的奏鸣曲,优雅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