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摄影游记黄姚古镇最囧的建筑上百年石板街古门楼亦孔之固 |
分类: 古村古镇 |
千年古镇石板街太囧建筑超萌上百年
图/文
穿梭在一千多年历史的黄姚古镇,行走在光滑厚实的石板街上,沐浴着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里,顿时感觉喧嚣与
宁静并存,古代与现代并存,质朴与时尚并存,那些精美的建筑,倾注了设计师太多的灵感,虽然不知那个年代
人们的审美观念,但是即使今天看来,仍然会被黄姚古镇两层楼高的建筑而赞不绝口。
古镇里还呈现了太囧建筑,令人称奇,一不留神,千年古镇竟然搭上了当今时尚的班车,与现代网络流行的和
电影火爆的泰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那眉眼、那口型、那头脸,或喜或忧,或平或淡,或大或小,加上红灯笼的陪衬,好像红耳环一般生动迷人。
也许人们急匆匆的步伐,趋之若鹜的人群,兴奋不已的赏阅,已经令古镇热闹不已,然而殊不知,也打搅了偏僻
古镇人们正常的生活。
而黄姚古镇太囧的建筑,非常符合它原有的定义,和衍生的说辞。
据查,囧属于生僻汉字,它原为光明之意,现被人们视为“尴尬”之意。后通过网络在中国迅速为人们所认识并
流行。
在网络文化中,“口”视为嘴。它的内涵就是:
1、作为头。表达沉重的思想。
古镇内300多间明清宅院,青砖黛瓦,飞檐画栋,岭南风格极其浓郁。这些古建筑得以保留,得益于它的地理
位置偏僻及交通不便。街道两旁的房屋,多为两层的砖瓦结构,虽没有大都市大户人家那种恢宏气魄,但建筑
精美,砖雕、石雕、木雕都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古建筑的梁柱、斗拱、檩椽、墙面、天花都雕梁画栋,千姿百
态,栩栩如生。
黄姚过去以商业著称,沿街两侧的老房子绝大多数都是昔日的店铺。那些昔日店铺老旧的木头窗户上,还留着
一个圆孔,是晚上关门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通道。
古镇里的石板街道,曲曲弯弯,初次行走,有些犯迷糊,待走过几次后,便发觉主街区和次街区之间的差别和
特点。
街道的设置,没有按照四方形的格局排列,站在十字路口向四周张望,很快就被前面不远处的建筑挡住了视线,
顺着街道往前行,街道的延伸好像八卦图形一般有曲线,四通八达的街道有些地方还利用地里位置的高低,铺设
了台阶,便于人们行走。
石板街的历史已有300多年,全部用灰黑色的石板铺砌而成,全长约3华里,宽度2~5米不等,且保存完好,在
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间,这里已是广东、广西、湖南三省交界处的商业重镇。
据说古街按九宫八卦阵势布局,是因为当年建镇的老祖宗有军事背景的缘故。一条主街延伸出八条弯弯曲曲的
街巷,宛如一大迷宫。
石板街目前有8条,分别为:金德街、迎秀街、天然街、中兴街、安乐街、连理街、龙畔街、山磅街。
说完了黄姚古镇的石板街、石板街的建筑、石板街建筑太囧,再说说石板街尽头的门楼。
黄姚古镇的门楼,是古城的特色建筑,有永安门、太平门、守望门、亦孔之固、东门楼、三星楼等,每一座城
楼都是进入古城的必经之路,这些门楼将古镇团团围住,形成难攻易守的地形,门楼上还留有细小的枪眼,便于
防卫。
全镇东南西北有4个城门、7 个闸门,门内街街相连,九转连环。青石板上总能看到碗口大小的洞,一排过去,
原来每条街道之间也都有闸门间隔以御敌。
旅游小贴士:
1、黄姚古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东北部,与昭平县城及贺州市均相距40公里左右,距离桂林200公里。
太囧建筑旁边的红灯笼,好像两只艳丽的耳环一样,更加俏丽传神。
古镇太囧西门。
圆圆的双眼,似笑非笑的嘴,上面的波浪头,是当今非常流行的年轻男士发型。
下图为“亦孔之固”门
门楼高6米,宽4米,石砌平门,门上由砖砌成,门里门外皆为石板街,萦回九曲十八弯,连通各街巷。“亦孔之固”门意为虽系一孔之大,但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固若金汤”!门楼外是黄姚街的防御寨门,原有栅栏和门扇。门楼分楼上和楼下,楼下为通道,高3米,有石阶9级。楼上有窗户、枪眼等。光绪年间重修时,由黄姚书法家临贡廷书“亦孔之固”门额,门联为“珠水横襟无限碧,武峰隔岸有余青”。
每条古镇街巷的青石板上,常常可以看到碗口大小、连成一排的小洞,那是当年镇里的居民,用于防御外敌,安
放闸门的遗迹。
有岭南建筑风格的特色
黄姚古镇正大门
太平门为黄姚古镇闸门之一,原门已经损毁,此门为近年重建。原太平门是天然街一带居民集资修建,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