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摄影游记梵净山千年佛教名山弥勒菩萨道场梵天净土灵气旅游 |
分类: 中国行摄 |
雨中梵净山尽显千年佛教名山之灵气
图文
梵净山,意思是梵天净土,这个名字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饱含佛家超凡脱俗之意。曾经的名字有多种叫法,
至今当地老百姓还称梵净山为“大佛山”、“大灵山”,都与佛教有渊源。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在白马寺建立第一座寺院后,之后的年代,佛教不仅在达官贵人中信奉,寻常百姓也津津
乐道。
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多。”梵净山就是典型中的一座佛教名山,如果说是大自然造就了梵净山的奇异风光,
而佛教徒则扬名了梵净山的灵山秀水。
梵净山是我国五座佛教名山之一,其它四座佛教名山是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
因梵净山地处贵州较为偏僻,相对其它四大佛山,还是鲜为人知。
梵净山是天下众名岳之宗佛教圣地、全国五大佛教名山之弥勒菩萨道场。
金山山,银山山
背脚汉子抬滑杆
滑杆坐的是个官
烧香要上梵净山
上了山,不下山
宁做和尚不做官
官帽送给背脚汉
吃斋念佛去游山
这是贵州梵净山一带儿歌,据传,这首儿歌是明朝万历年间流传下来的。
世间万物都会蒙上尘埃,需要佛扫,自古登顶梵净山,都需要历经万步云梯的佛扫,才得以跪拜在佛祖脚下。
我们生活在当下的人们,更加需要保持内心的一片净土,不被纷扰,优雅而执着。
怀揣着一种敬重,漫步在雨雾中,逐步探寻着梵净山厚重的文化发展历程。
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
“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
梵净山作为“古佛道场”,早已声名远播。在梵净山的滴水岩附近,有一块奉万历皇帝的诏令而专门竖立的石
碑。碑文中写道:“此黔中间之胜地有古佛道场,名曰梵净山者则又是天下众名岳之宗也。”
明朝万历皇帝之所以要下诏重建梵净山金顶正殿,是鉴于曾经兴盛一时的梵净山“古佛道场”,因长年战乱而
日趋衰落破败,即碑文所言:“天哀名山之颓,而赐以钦命僧妙玄重建金顶正殿,足为万圣临銮。”
碑文中把盛极之时的梵净山“古佛道场”比作“极乐天宫”,记载梵净山佛教自开辟以来,香火旺盛,信奉朝
拜的信徒如云流水涌,连王公大人都十分向往。梵净山的声名早已传入了南京、北京,倾动了十三个行省的地方
长官。
梵净山奇僧。据记载,梵净山有豪门世子出家的妙玄和尚,有往拜破山禅师十次被拒而不辍的明然和尚,还有
定国安邦与土匪强盗誓死抗争的隆参和尚……名山出名寺,名寺出名僧,梵净山历代宗师深居佛山,心系天下,
更有伏虎和尚、疯和尚等等广为流传的佛教故事,在近代还有一诚、赵朴初等佛教名家在此题词,历代无数高僧
大德在作为弥勒道场的梵净山参禅讲学,打造一片梵天净土。
下图为弥勒菩萨道场
承恩寺
祈愿牌,闭上眼睛走到哪个牌前,就会相应有哪种愿望。
从前冬天冷夏天雨呀水呀
秋天远处传来你声音暖呀暖呀
你说那时屋后面有白茫茫茫雪呀
山谷里有金黄旗子在大风里飘扬
我看见山鹰在寂寞两条鱼上飞
两条鱼儿穿过海一样咸的河水
一片河水落下来遇见人们破碎
人们在行走身上落满山鹰的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