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的心理活动对其结果有很大影响
(2025-09-01 17:59:37)
标签:
癌症健康结肠癌365情感 |
前几天和大家聊了医生患癌后的心理活动,虽然不是所有的医生患癌后,心理状态都不太稳定(不稳定主要是因为他们所受教育影响以及看到太多的晚期癌症病人的惨状),也有少量的患癌医生比较理智,寻找到相对准确、合适、个性化治疗,最后救治了自己,例如我这个医生!但不得不承认,大多数患癌的医生由于潜意识中有癌症无法救治这一阴影,另外工作中不断有癌症需积极治疗这一思维惯性引导(我经常开玩笑讲:一直忽悠别人,最后自己也被忽悠了),往往他们会接受过度治疗,因此患癌的医生常常会比一般的癌症病人更快的离逝。
今天我们聊聊没有医学肯景的普通人患癌后的心理活动。我当医生时,接触癌症病人,认定他们生命早晚都会结束,只不过时间早晚。那时候就觉得这些人可怜,也没有过多的去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当自己患癌后,特别是当自己病情稳定后,大量深入接触癌症病人(这十几年差不多接触了一万多个癌症病人),特别是角色不同(非单纯的医生和病人间接触,更多是作为病友),和病人及家属聊的较深入。除了聊病情、治疗,也会聊一些心理活动。病人的心理活动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类,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类病人患癌后,非常紧张。这一类病人往往周围有人(亲朋好友或熟悉的人)患癌后,经过治疗,病情进展很快,最后离逝了,这些案例往往会给他们一些心理暗示:癌症是无法救治的。由于高度紧张,休息不好,身体稍有不适,就怀疑这、怀疑那,心理负担极大,最后导致机体全身机能包括免疫力下降,这些病人往往病情容易反复、甚至进展、恶化。这一类病人大部分文化程度较高,他们也会非常积极的查找相关资料(特别现在网络发达后,查询资料特别容易)。但这些病人由于没有医学基础知识,查询到资料都是碎片化的。他们没有办法正确的理解很多这些专业内容,把很多可能发生的事情当成必然会发生的(可能这些事情是很少的、甚至罕见的,但作为一些比较认真的研究,这种已发生的事情还是必须记录),然后无谓的增加自己心理负担。这一类病人往往治疗效果会比较差,甚至因为心理负担太重,会走极端:有的干脆拒绝所有治疗,有的接受(甚至主动要求)过度治疗。最后病情迅速进展、恶化,甚至死亡。对这样的病人,帮助其调整心理状态非常重要,甚至是治疗中最重要一环。
第二类病人患癌后,由于有心理可依赖之人,他们对自己病情就会显的不是太紧张。所谓有心理可依赖之人,这个人可以是病人的至亲,这个至亲平时就比较有主见,或文化水平比较高,对各种事情有比较理智的判断,病人对其比较信赖,各种检查、治疗选择,病人也会寻求他的判断,听从他的建议。这时候病人对患癌这一事实相对心理压力就不是很大。还有些病人亲朋好友中有医学专业人士,平时患病时,就会向其请教,患癌后,则更相信这个专业人士,让其做主选择相应的检查、治疗,这样病人心理压力也会小很多。总之这一类病人患癌后,由于自己没有什么主见,相信他可以依赖之人,往往心理压力就不大(癌症会死人的,任何人面对死亡威胁,都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对于病人扛过各种治疗打击,恢复正常,避免复发、转移绝对是有好处的!
第三类病人患癌后,由于平时所获得信息均是癌症肯定会死人,也可能亲朋好友、熟人患癌后很快死亡,产生了某种心理暗示,因此这种病人往往非常抗拒承认自己患癌。当明确诊断后,这种病人往往内心就放弃了生的希望!(很多医生患癌后也容易产生这种心理活动)。这样的病人治疗上往往有难度,他很容易拒绝一些必要的治疗,治疗稍有不适或反应,他会无限放大。由于内心深处已放弃了生的希望,可能机体也有了相应的反应,各脏器没有活跃的功能,体内免疫力也可能直线下降,这样的病人往往死的很快。这一类病人,心理活动调整、心理支撑,有时比针对癌症的治疗显的更重要!
上面大致描述了患癌后病人各种心理状态,若要细分,还有很多类型,这里不一一展开讲了。总之,我感觉人患癌后,调整自己心理活动,不要让自己心理负担太重,非常、非常重要!即要理性的面对患癌这一事实,又要坚信自己能摆脱癌症这一恶魔的控制(这点非常重要!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支撑)。但不要盲目的乐观,一定要在有良心、道德心、责任心的专业人士帮助下,选择合适自己、个性化的治疗,争取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后一篇:癌症病人的新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