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疾病医生和病人及家属想法是不一样的
(2023-03-05 22:19:02)
标签:
癌症健康结肠癌 |
因为家人患病,这几天不断的忙碌,今天参加我舅舅的追掉会,这些事情总算暂告一个段落。在这几天空闲的时间,我总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前几天我舅舅慢性心衰恶化时,医生始终认定他必死无疑?和
我舅舅类似病情的病人,我也抢救过很多,成功挽救生命的病人也不少,但确实抢救这样病情的病人,医生很累,要非常小心、仔细、用心,我们当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是这样做的。好象感觉这就是我们医生的职责,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而且一旦抢救成功,一种自毫感、成就感由然而生(那时候没有红包、也没有回扣,甚至有时病人及家属连感谢都没有!但那时候的医务人员还是无怨无悔!)。实际上慢性心衰发生原理、发病机制、病人机体哪些部位发生病变,现有医学技术可以查得很清楚,有效治疗手段也很多,只要主治医生能用心、仔细、及时的进行治疗,让病人病情缓解、好转完全是可能的。但确实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要勤观察,及时用药、纠正各种不正常状态,而且根据各种检查结果、以及观察病人的状态,准确判断一定要及时、各种治疗手段及时跟上,很多病人都可能获救。但如果医生主观意识上认为这种病人无法救治,而且不勤观察、不及时治疗,哪基本上病人必死无疑!而且病人家属还无法投诉、控告这种医生,因为他们脑子里这些想法你无法获知,他们消极的想法其他人(病人及家属)也无法找到证据。这样的病人同样的治疗及时和不及时差别(可能早半小时甚至几分钟的差别)就是生和死,但旁人真的无法去干预,真的无奈之极!这时候病人及家属和医生的想法、目标差别太大!但怎么办呢?!我这样的老医生也是无可奈何!
最近我一直在想病人及家属和很多医生的想法、追求的目标真的有很大的不同:病人及家属都希望自己或亲人疾病能获得及时救治并获得理想的治疗结果。医生们则认为很多疾病例如一些癌症、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心衰等是无法医治,因此这些病人的治疗是浪费医疗资源(这种话医生们不会说,但他们行动透露着这样的信息)。这样的不同想法导致病人及家属与医生们总是不太合拍。以前的医生修养比较好,会仔细、耐心的和病人及家属沟通,尽可能让病人及家属慢慢接受现实,因此医患矛盾还不是很激烈。现在年轻的一代医生本事没多大、脾气则很大,往往搞得病人及家属极不满意,然后医患矛盾则越来越大,这样的现状,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现在给我的感觉,病人进医院,能够治愈出院,真的是运气好,病情加重、死亡则是正常状态。但一旦患病,不到医院去,又能怎么办呢?这一系列问号,也不知道谁能来回答?所以保养好身体,尽可能不得病,得一些小毛病才是最重要的!
人体就象一架机器,用久了一定会慢慢的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四、五十岁以后,这架机器一定要定时保养、增加一点润滑油。我现在经常向亲朋好友建议:五十岁以后,除了正常作息、放松心态,在正常饮食之外,适当的进食一些合适的保健品,例如灵芝孢子粉等明确能增加机体免疫力的食品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平时化一些小钱(每天服用几克灵芝孢子粉花费也就几块、十几块钱),让自己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肯定比进医院化费几万、几十万块钱要经济的多。适当的进食一些保健品效价比还是蛮高的!而且一定不要等到患病、患重病时,才想到去服用,四、五十岁以上的健康人也应该适当服用保健品。建议供参考,有问题也可以咨询我们医生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