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减负”如何落到实处

(2013-04-29 08:52:50)
标签:

中小学减负

教育质量

教育观念

校园

分类: 教育随笔

“减负”如何落到实处

减负如何落到实处

文/神龙跨三江

    “减负”,是中国教育的一个老话题。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纵深推进,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今年“两会”以来,关注的目光急剧升温。但是,自1987年我国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以来,“减负”已成为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路上一道绕不开的坎。那么,究竟如何减负?减负有何新举措?笔者认为,要做切实推进“减负”,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减负”如何落到实处


   一、实施三大举措,解决减什么的问题

   一是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明确政府在减负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地方政府要根据“两会”精神,在全面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深入开展“减负”工作。区县“四大家”领导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充分认识“减负”工作的紧迫性、坚定性,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减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宣传,努力营造“减负”工作氛围。成立“减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推进措施,强化目标管理,明确工作责任,出台切合实际的“减负”工作实施细则,实行“问责制”。坚决杜绝“雷声大,雨点小”的“政策秀”,力争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成效。

“减负”如何落到实处

 

   二是着力提高教师待遇,全面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加速推行绩效工资改革,实现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这是一个基本保证,关键在落实。如果教师待遇跟不上,“减负”的工作目标、措施将成为“泡影”。只有在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的基础上,才能促进教师“减负”的工作热情、才能调动教师推进“减负”工作的有效性和积极性。

“减负”如何落到实处

 

   三是下决心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地方政府要加强监管措施,督促教育主管部门落实“减负”工作的基本要求,不断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用实际行动坚决减去超出学生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以外的学习任务,减去学习活动中机械重复而对开发学生智能无用的作业训练,减去过时、繁琐和与实际应用无关的教学内容。

 

“减负”如何落到实处

 

   二、推进四项工作,解决怎么减的问题

   一是专门成立减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长效机制。成立以主管教育的副县长(或副区长)为组长,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为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坚持“减负不减责,减负不减质”的原则,制定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职责,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减负”工作规程,出台“减负”工作推进方案,按要求列出工作推进日程等,有力有序地推进。

 

“减负”如何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减负”要求提出后,教育主管部门要树立“减负”意识,提振“减负”信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督促学校找准当前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组织开展“减负”主题实践活动及“‘减负’大家谈”专题交流活动,就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开展讨论、交流。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为切入点,积极推行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和“预习、展示、反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等,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有效破解既要“减负”又要“提质”这一难题,努力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减负”如何落到实处

 

   三是改革教育评价措施,完善管理机制。教育评价体系是实现“减负”的一个重要环节。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按照教育部的工作要求,从工作有基础、社会有共识、群众能感知的环节入手,找准突破口,组织力量攻坚克难,尽快研究、制定操作性较强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工作评价体系,完善教育评价管理办法,禁止以“升学率”的多少来衡量教学质量,以“分数”的高低来确定学生成绩。在本区域内统一实行等级加鼓励性评语等学业成绩评价制度,不以任何形式按学生考试分数和升学率给教师、班级和学生排名。力争使教育评价措施步入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的轨道。

 

“减负”如何落到实处

 

   四是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营造良好的减负环境。教育主管部门要与执法部门紧密配合,加大对在课余时间、寒暑假、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组织在校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的学校、教研机构、校外教育机构、教师个人等的查处力度,查处违规收费,查处部门、团体、学校和个人滥编、滥发、乱用教辅资料和向学生摊派练习册、习题集、考试卷、课外读物等不正之风。停办各类补习班、培优班、重点班和实验班。为营造教育“减负”的良好环境提供支撑。

 

“减负”如何落到实处

 

   三、抓好五件大事,解决如何落实的问题

   一是抓观念转变。中小学要把“立德树人”纳入教育教学工作的议事日程。把品德、知识、能力统一纳入学生评价体系,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指导和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以育人为本,人人成才的观念,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帮助每一个学生成才。一切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按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努力形成“人人重‘减负’,个个抓管理”的良好氛围。

 

“减负”如何落到实处

  

   二是抓四公开为把学校“减负”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必须做到“四公开”,即公开“减负”程序、公开课程安排与作业协调机制、公开“减负”承诺和“三评”活动(学生评教师、教师评学生、领导小组评教师)、公开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这有利于接受社会的监督,着力体现务实、高效。

 

“减负”如何落到实处

 

   三是抓课堂教学研究。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狠抓课堂教学研究工作。课堂教学要落实“三要素”,即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等教学方法,课堂上让学生做到“三动”,即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探索实践有效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做到教师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入课、双基训练扎实、目标达成有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发展个性。为培养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的良好习惯发挥重要作用。

 

“减负”如何落到实处

 

    四是抓工作评价。学校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制定切合实际、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工作评价标准,如《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学生学业评价实施细则》或《学校“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综合评价方案》等。工作评价要着力体现“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减负”工作的纵深推进,是否有利于教育教学由“‘时间型’向‘效益型’”转变,是否有利于做到“三清”(时时清、天天清、周周清),实现“少做题、精做题、重实效”的目标。同时要专门成立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学校“减负”工作评价与督查机构,按照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办法,对教师与学生实行全方位考评。以实际行动和效果向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减负”如何落到实处

 

   五是抓宣传教育。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把推进“减负”工作作为一场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宣传和普及活动,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教师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减负”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帮助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要严格规范宣传行为,禁止学校公布学生高考、中考成绩和名次,禁止挂横幅、出喜报公布录取、上线人数,不得宣传和炒作高考和中考状元。为有序推进“减负”工作的全面实施夯实基础。

 

 

“减负”如何落到实处


“减负”如何落到实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