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是玩“连环计”的高手
文/神龙跨三江
公元211年,马超、韩遂举兵反叛曹操,杀奔关中重镇潼关。7月,曹操领兵前来平叛。
曹操屯兵潼关附近后,做出一副强攻的架势,暗地里派大将徐晃、朱灵趁夜偷渡蒲阪津,在西河扎起营寨。然后,曹操引兵渡河北上,占据渭口,并多设疑兵,把兵力偷偷运过河,集结于渭地。在表面上,曹操在命令士兵挖掘甬道,设置鹿砦,做出防守的样子。马超多次挑战未能成功,又不敢轻易发动进攻,不得不请求割地讲和。曹操听从贾诩之言。假装同意了马超的求和条件。

这时,韩遂求见曹操。韩遂与曹操本是同年孝谦,又曾于京中一起供职。韩遂此行的目的是游说曹操退兵,但曹操与他只言当年旧事,抚手欢笑。马超得知后,对韩遂起了疑心。几天后,曹操送给韩遂一封多处涂改的书信,令马超疑心更大。
就在马超处处防备韩遂时,曹操突然对马超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先是轻兵挑战,然后以重兵前后夹击……马超、韩遂气急败坏,终于以大败而告终。

战斗胜利后,有人向曹操询问作战意图。曹操说:“敌人把守潼关,我若进入河东之地,敌人必然引军把守各个渡口,那样的话我们就无法渡过西河。因此,我先把重兵汇集在潼关,吸引敌人全部兵力来守护,这样敌人在西河的守备就空虚,徐晃、朱灵得以轻易渡河。我在率军北渡时,因徐晃、朱灵已占据有利地形,敌人便不敢与我争西河了。过河之后,挖掘甬道,设置鹿砦,坚守不出,不过是假装示弱,以骄敌人之兵。待敌人求和时,我假意许之,使敌人不做防备。而我军一旦发动进攻,敌人便丢盔卸甲,无力抵抗了。用兵讲究变化,不能死守一道。”

从曹操的这段故事里,我们可知,在平定马、韩之乱中,曹操用了“暗度陈仓、反间计、调虎离山”等多种计策,取得了一个又一的胜利,鼓舞了将士的士气,提升了官兵的斗志。可见,曹操是一位善于运用“连环计”的高手,在历史上很有名气,让世人敬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