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我上马还送一程
文/神龙跨三江
国家资助政策,像一道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房,让我们载着梦想自由地翱翔;像前进路上的明灯,指引着我们远航……这,带来的不仅仅是温暖、是关怀,更是对千万学子心灵的慰藉。

从小就生活在位于渝东南边陲的我,祖祖辈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靠一亩三分地来维持家庭的生计。家乡地势偏僻,穷山恶水,人们观念落后,历来世俗偏见……我读书虽天资欠慧,但刻苦用功。由于我的母亲体弱多病,仅靠父亲一人支撑这个家和家里的几个人,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再加上我又是一弱女子,2010年刚读完初中,就失去了再上学的机会,我儿时上大学的梦想,就这样无情地被家庭困境所终止。但我一直渴望着读书,渴望着未来那美好的前景……

蜷缩在墙角,望着头上漆黑的瓦片,已有些裂痕;环顾四周,家徒四壁;看着躺在床上面容憔悴的母亲,无精打采;想着佝偻着背,日夜在田间劳作的父亲,忧虑重重。这时,我眼角的泪花不由自主地往下掉。算了,为了这个家,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吧。
就在我临行前的一天下午,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秀山职教中心的招生老师走进了我的家,做我父母的工作,动员我去读职高。这位老师耐心地给父母和我分析了目前家里的情况,讲了读职高的好处,宣传了国家的资助政策:“……读职高,不仅学费全免,而且国家每年还额外给就读中职的学生补助1500元的生活费。”真有这样的事?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我高兴极了,打工的念头突然一下子被动摇了。父亲说:“你就去读职高吧……”

就这样,2010年8月,我来到了重庆市秀山职教中心,通过老师的介绍和自己的反复思考,我选择了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在这里,我牢记老师的教诲:“先学做人,后学做事”;
在这里,我被一幅“锤炼一代技能精英,培育千秋道德楷模”的永久性标语所吸引,我从中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在这里,我常常听到专业老师说:“不要自卑,我会帮你的。”“慢慢来,我一定把你教会”……老师们语重心长的话语,滋润着我的心田,激发了我的斗志。

在老师的关心帮助下,我努力学习专业技能,丝毫不敢放松。终于,在这紧张而又和谐的学习氛围里,我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在学校先后荣获“汉字录入大赛一等奖”、“硬件维护二等奖”、“广告设计一等奖”、“综合素质展示一等奖”等。后来,我被老师和同学推荐到学生会,当学生会主席;又参加了学校文学社,成了一名“编辑骨干”……
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我在学校得到了各种锻炼,提高了自身素质。组织能力、工作能力、人际交往水平都有很大提高,我有说不出的高兴。

在我努力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学校还每月发给国家资助的生活费150元,还减免了我的住宿费。每当我拿到国家的资助金时,感觉很荣幸和激动,同时也多了几分忧虑。因为我想起了班主任老师对我们说的话:你们获得了国家的资助,一是要怀着感恩的心,回报社会;二是要合理计划,把钱花在最值得的地方。我对自己说:我会有计划地利用国家资助给我的费用,让它在我手中发挥最大的效用。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党和政府对我的帮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也是精神上的鼓励。让我感受到温暖,让我安心学习,享受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心里充满着感激,感谢国家的资助政策,使我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减轻了我家庭负担。国家的资助政策,似一阵及时雨,滋润了我的心田,打消了我父母的顾虑,使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我不会忘记成功学家安东尼说的话:“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生活在这样的国度里,我感到幸运,因为我们不会因为家境的贫困而失学,也不会因为家境的贫困而失去自己追求理想的机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决不向困难低头,因为我坚信“自助者,天助之。”我会牢记新时代中职生的使命,刻苦学习,顽强拼搏,努力把自己训练成为时代的“技能精英”,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回报社会,感谢培养、教育我的学校和老师!
我永远不会忘记:国家资助政策伴我行。是他,扶我上马,还送一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