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职生的职业引路人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加强对学生职业的引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目标,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新型劳动者,具有重要意义。
一、入学教育,专业归属更快
我们的工作,在学生的专业思想、心理发展、职业技能、人生目标、就业方向等方面的教育较为薄弱。多数不学生对专业的概念为零,他们不是因喜欢而选择这个专业,只是出于盲目或无奈,而家长在指导学生选择专业时,又往往认识的局限采取各种不理性的举措。及早进行职业经营和专业思想引领尤为重要。
职业经营应从入学时就开始,专业思想引领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一是讲清楚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懂得中职与普高是同一层次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二是讲清楚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懂得读职校一样有前途的道理;三是通过多途径介绍专业介绍,使学生了解专业方向,明确专业目标。具体做法是:邀请专业教师、企业界人士、毕业生、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专业介绍与交流。使学生尽快地了解本专业概况及人才需求规格,以便调整自己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使家长对专业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能随时掌握子女的学习情况,一起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
二、阶段规划,职业目标更全
一是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定自己;二是目标定位要合理并切合实际,注意目标定位的多样性;三是要求学生在做到学习进步的同时,加强自身能力和特长的培养,注意专业技能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保持严谨的生活作风。
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包括自我评估、设定目标、可行性分析、实施步骤等几个方面。应分成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是一年级第一学期,侧重于学生自我评估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以指导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确立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第二阶段是一年级第二学期,侧重于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及职业规划的可行性分析和纠偏,引导学生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锻炼和提高个人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第三阶段是二年级,侧重于进行择业指导和创业指导,引导学生转变角色,适应社会,实现就业目标。
三、校园联姻,职业素养更好
对学生引入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经营理念,使学生在校学习时就能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就能接受企业管理中各种制度的约束。
1.企业文化与学风、班风联姻。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做事的原则,它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体现在每一个员工的日常行为之中。
把企业文化的理念移植到班级管理中,把一些优秀企业的“职工守则”学生日常行为结合起来,把“企业生产制度”和评比“学习之星”结合起来……使学生从中领悟做一个合格企业人的基本要求,从以企业文化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和压力。
2.企业管理与班级管理联姻。在班级管理中引进企业的管理理念,主要采用企业“人才盘点”、“全员参与”管理: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让每个学生在不同时间扮演不同的角色。企业“邻卓原则”、“生产流程”管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企业“再拧毛巾”、“降低成本”管理:启迪学生善用资源。成功的企业家都有一套管理哲学,因为哲学就像一支罗盘,能指引企业经营的正确方向,帮助企业迎接挑战,追求成功。
转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