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小小探索家》过程中引发了我的思考,在发掘幼儿的相关知识里,怎样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儿童现阶段的发展水平、更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从而开展项目课程匪夷所思。
所以我将此过程进行总结,并且提出问题:
1. 列出清单。讨论时列出幼儿对主题所知道的内容的清单,并让幼儿尝试记录清单,教师进行汇总。
2. 网络图。尝试让幼儿参与网络图的绘制。以图示的方式呈现幼儿的讨论或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幼儿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3. 扮演游戏。教师可以提供与主题相关的道具,放置在生活区或扮演角。当幼儿运用道具扮演角色时,他们表现出对此主题的深入了解,也理解有关主题中大人的角色。
4. 绘画。可以结合实地写生。
5. 建构物。与建构游戏相结合。让幼儿对建构物进行讲述。
问题:
1.在绘制网络图的过程中,对于班上的特殊需要幼儿,如能力强或弱的幼儿,怎样可以让人人参与。
2.在列出清单的过程中,如何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让幼儿对活动开展的准备工作起主导作用。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重新定义了项目课程的定义。它可以与其他课程并存,给幼儿探索的机会。 第二章,理清了课程的开始,是让孩子真正地融入到课程中去。制作了思维导图,对课程的组成部分更明确了,以后也可以尝试这样做课程。
读到第三章,让我对项目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怎样开始一个新的项目课程,并不是由老师决定的,真正的项目课程,应该生成于孩子中间,从孩子的实践与生活中得出。第四章节对于幼儿的实地考察作出了强调,体现了幼儿为主的理念,让幼儿切身地投入到课程中去,根据幼儿的实地考察对课程进行修改与发展。
当把第五章的思维导图制作完毕,脑海中对这一章节更佳清楚。第五章是结束项目课程,也是对项目课程进行了总结,更是对项目过程进行了反思。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与孩子之间的合作与分工。
第六章讲解了引导幼儿进行项目课程的相关议题,把项目课程抛给孩子,让孩子进行实施,在课程标准做了很多的分析与讲解,同时也注重家长参与,把家长参与的情况进行详细解析,真正做到福利家长,孩子受益。
好书值得仔细品读,《小小探索家》这一书籍还有很多值得让我思考与探索的地方,等着我今后再次阅读和学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