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分平起仄起有四种方式,这首诗应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粗略分来,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
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晓看红湿处】一句却是【仄仄平仄仄】,
【看】字拗,对句便成【平平仄平平】,【重】(此处二声)救。
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里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重”应该是什么读音。上联是“仄仄平仄仄”,下联就应该是:“平平仄平平”。“重”应该读“chónɡ”。 有的书里为它注的音却是“zhònɡ”。再看后面的注释,“重:沉甸甸的。 为花上沾满了一夜的雨,沉甸甸地低垂着。”乍一看好像有道理,其实不然! 首先,沉重地低下头来的花不但与“锦官城”联系不上,而且与作者赞美春雨的本意相抵触, 能从这搭拉下脑袋的花儿上去领会出诗人所谓的喜悦心情吗? 其次,并非所有的花沾满了雨都会沉甸甸地低下头, 最熟悉的在春天开得最灿烂的桃花,带上再多的雨水,她也只会仰起笑脸,何曾看见过她们低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 声。野径云惧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这首诗的“生、声、明、城”四个韵脚字,都属下平八庚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