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屏

插屏
所谓插屏,流行于明清时期,是屏风的一种,通常被放置在书案上,所以个头都不小。而且因为明清玉雕技艺纯熟。插屏的造型,一般是木制底座,底座上预留凹痕,在将刻好的玉片插入凹痕。但面前这面插屏,不但个头比普通的插屏大了一圈,更是通体都用碧玉雕刻,华丽至极。碧玉色泽温润,颜色接近菠菜叶色,细看之下一些角落中带有铜矿物质特有的黑斑,玉器有瑕,原本黑斑的出现会破坏整体的美感。
雕刻这插屏的绝对是大家,将这零星的黑板,或掩藏,或运用在一些细枝末节处,反而显出深浅不同的层次,增加了整体的立体感。
插屏为圆片状,屏心两面均采用多层浮雕技法琢刻。
一面山岭重迭,松枝茂盛,房舍隐约;两童子骑乘于大象之上、其中一人高举插着牡丹的花瓶,寓意太平景象、富贵荣华。
大象后跟随着敲锣打鼓两队童子;一队四人,一人手撑「万国来朝」华盖领先在前,一人手持灵芝,剩下两童子搬着一盆万年青,都有祝愿万寿长春的意愿。
另一面琢修竹数枝,秀石几块,苍松参天,祥云飘浮,形简而意足。
一屏两面,一面静,一面动,各有千秋。不过比起雕工,这东西最珍贵的还是用料。插屏差不多40厘米高,那原料至少还要大上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