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拜相山霹雳丹灶

(2023-04-17 07:22:34)

福建·拜相山霹雳丹灶


拜相山,又名笏山,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在县城繁华的营背街后面,因俯揖卧龙,形似人拜而得名。


拜相山奇石林立,山上的霹雳岩,又名碧云洞,形似石室,据说为白日迅雷劈开,内有丹井、丹灶,故而得名,在宋代已被辟为游览胜地。

福建·拜相山霹雳丹灶

福建·拜相山霹雳丹灶

相传曾有隐士在洞中设灶炼丹,故又称其“霹雳丹灶”,旧时被列为长汀八景之一。


霹雳岩洞玲珑,在这里看石,目不暇接,入眼成景,奇石数不胜数。洞中建有三层楼台,岩下林木掩映洞口,石骨嶙嶙。洞外山清水秀,繁花似锦。洞内宽阔,犹如一个大厅,岩壁凹凸有致,地面平坦。


沿着洞壁左侧的阶梯曲折而上,登上雨香台,楼沿围有雕花栏杆,供游客凭栏眺望。洞前有一条小溪,从营背口流入,每逢下雨时,山洪奔流,水呈赤色,人们称之“红溪”。流经的山坑叫红珠坑,相传坑中有红珠石。


据传说,宋代咸平年间,汀州县(今长汀县)人王捷利用其自然条件于霹雳岩冶炼金沙。半年后,竟有收获,便奔赴汴京开封,向时任户部承务的汀州人张德权报告,张德权观之大喜,奏明宋真宗。真宗又命王捷如法炮制一番,果见炼出一小饼黄金,光彩夺目。宋真宗于是授王捷为参军,并赐牌一块,准许开山采矿。后来,王捷成为我国早期的冶金学家。


1939年,霹雳岩又开辟为公园,仿苏州园林建亭阁台榭,曲池回廊,岩石林泉,花草佳木,名碑刻石等俱全。可惜,因年久失修,霹雳岩园林的人工建筑大部分没能保存下来,只剩丹灶丹林和天然景物。福建·拜相山霹雳丹灶


福建·拜相山霹雳丹灶


而今,洞口壁上楷书“柱雷遗响”、草书“清幽景绝”阴文石刻及崖左陈景烈隶书“天开图画”阴刻大字仍清晰可见。

来源:长汀县融媒体中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久处不厌
后一篇:逆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