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2022-12-10 05:41:42)
标签:

杂谈

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菩萨蛮 · 半烟半雨溪桥畔


【宋】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

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

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黄词开篇二句,以极自然轻盈的笔法,描绘了一幅闲适优雅的溪桥野渔图,一片氤氲迷蒙的山岚水雾中,是烟是雨,叫人难以分辨,真是空翠湿人衣。溪边桥畔,有渔翁正醉酒酣睡,四周悄无声息,没有人来惊破他的好梦。



“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化用杜甫《西郊》中“无人觉来往,疏懒意何长”和《绝句二首》中“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诗句。这两句诗,不仅从字面看放在这里十分贴切,从原作的意境看,也与这首词境相契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句诗的媒介,将我们导向了杜甫的诗境,这些诗境又反过来丰富了这首词本身的意蕴。这一艺术处理,有效地展现了风光明媚、生机勃勃的世界。可谓脱胎换骨。



“江山如有待”是黄庭坚移用杜甫《后游》中的诗句,词人向往大自然的美好,却隐而不说,而从对面作笔,将自己的感情移植到无生命的江山自然上,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那种人与自然交流相亲、物我不分的情感意绪。这样,词上、下片意境相应,只将前面“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的词意发展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可谓点石成金。此时,词人想到了隐逸山林的陶渊明,并随手拈来了杜甫《可惜》中的一句诗“此意陶潜解”,将自己对山川自然的向往之意,落到了抛弃名利隐逸田园的陶渊明身上。



“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这是杜甫感叹生不逢时,恨不能与陶渊明同归田园的感叹。“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词人接住杜甫诗意,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不学杜甫的感慨而是步先哲的后尘。决心归隐,但到底去何方呢?是山野,是林莽,是田园,我无可奉告。不过,你如果跟在我的后面,一定会知道我的踪迹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