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

立冬,第十九个节气,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建始也。与一般的开始不同的是,建始就像建筑物露出地表,让人看得见了。冬,《说文解字》解释为“四时尽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从立冬开始,一年要结束了。如果把一年比喻成花朵,从孕育,到绽放,到盛开,到枯萎,到凋谢……冬天就是凋谢的季节。人生也有这样一个过程。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并称“四立”,都是表明一个季节的开始。它们与“两至”(夏至和冬至)、“两分”(春分和秋分),合称“八节”。口语中常说“四时八节”,四时是春、夏、秋、冬,八节就是这八个节气,都是一年中的转折点,或者说是重要的节点。

每个节气都分三候,每候大约为五天。立冬节气第一候,“水始冰”,这时候的冰还很薄,还不能行走,所以要特别小心,这就是“如履薄冰”成语的由来。绝大多数液体变成固体,体积会缩小,但是水变为冰,体积会增大。在古人笔下,这种物理现象被描述得如此诗意:“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第二候,“地始冻”。中原大地开始受冻了。水结冰比大地受冻更早,因为地气更容易保留余温的缘故。“履霜知地冻,赏雪念民寒”——写下如此忧国忧民诗句的是昏庸荒淫的宋度宗,他把偏安一隅的南宋送上了穷途末路。可见,说和做是两回事。第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是野鸡,蜃是大蛤蜊。野鸡怎么能变成水里面的大蛤蜊呢?二者花纹相似,但明显不是同一物种。古人那么善于观察世界,为什么会相信这种转化,一定有着我们不曾明了的逻辑。“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海楼就是海市蜃楼,古人认为海市蜃楼是大蛤蜊吐气所形成的楼阁,因此有“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的诗句。《长恨歌》说“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亦真亦幻,或许写的就是海市蜃楼。
前一篇:那些写出惊世佳作的无名诗人
后一篇:别后不知君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