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湖夜雨十年灯

(2022-09-12 05:27:13)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寄黄几复》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这是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的开创人黄庭坚写给自己好朋友一首诗。江西诗派以杜甫为祖,写诗讲究“点铁成金”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法”是取古人之言,经锻炼后为我所用。“脱胎换骨法”则是取法古人诗意灵感,变化脱胎为己用。

黄几复是黄庭坚少年好友,同学究出身,曾在京城欢聚。分别十年,两人四海为官,仕途都不顺畅。当时黄几复在广州四会,而黄庭坚在德州德平镇,虽然都滨海,却相隔千里,中间是流放贬谪的岭南分界线,而漫长的距离经常让书信也为之断绝。


译文
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你治理国家就像三折肱的良医一样,不需要去请求别人的经验。
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注释
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
黄几复:名介,南昌人,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时为广州四会(今广东四会县)县令。

鉴赏


“我居北海君南海”,起势突兀。写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怀念友人、望而不见之意;各缀一“海”字,更显得相隔辽远,海天茫茫。作者跋此诗云:“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整个一首诗,一如黄庭坚“无一字无来历”的风格,句句活用典故,但每个典故都用到自然:“北海”“南海”出自《左传》,“寄雁传书”取自《汉书》里的“苏武牧羊”,“有四立壁”来自《史记》,“三折肱”出自《晋书》,结尾的“读书头已白”“猿哭瘴溪藤”更道尽了老友险恶的环境。就这样,在一段段历史典故的映衬下,一个寒苦岁月里执着打拼的老友黄几复,不知不觉就生动起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更成了其中亮眼一句:无论世事浮沉,岁月蹉跎,老朋友,我依然念着你。

值得一提的是,写下这深情诗句的黄庭坚,当时也同样是人生谷底:由于卷入了残酷的“新旧党争”,秉承“但愿官清不爱钱”信念的黄庭坚,此时也遭尽了大宋官场的毒打。官也一降再降,一路从泰和知县降到了德州德平镇监,还受够了上司的刁难。但这几年,也成了他诗文创作的“爆发期”,他文学生涯里的几个经典代表作品,都是完成于这一时期。《寄黄几复》更成了北宋诗词史上的丰碑。其实,他诗中对黄几复命运的哀叹,何尝不是他自己的感同身受?

这样的感同身受背后,更有他与好友黄几复一生的真诚友谊。比起在大宋诗坛与苏轼齐名,公认中国文化史大牛的黄庭坚来,黄几复在《宋史》上并无传记,我们今天对他的大多数了解,都来自后来黄庭坚为他写下的墓志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静默守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