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识技能与态度

(2022-05-23 06:22:15)

知识、技能与态度

作者:刘润

有一次,我在一所大学演讲,一名同学问了我一个问题:“老师,大学学的知识对你现在的工作有多大帮助?”

这是一个好问题。我稍微犹豫了一下,回答说:“不到10%。”

为什么这么说?

我这一生只能学会3件事,就是知识、技能和态度。

知识

什么是知识?知识就是已经被发现和证明的规律。它是确定的,不需要你通过自身的成功、挫败去验证。

比如, “ 1 + 1 = 2 ” 是确定的,绝不会等于3,也不可能等于0.5。这不是脑筋急转弯。再比如,供给大于需求,价格就会下降;把商品放对了心理账户,会增加消费者购买的意愿……这些都是确定的。

学习知识的方法简单直接:通过“记忆”,把知识分门别类地存放在你的“存储脑”的某个“抽屉” 里。

在大学甚至整个学生生涯中, 我们学的大部分都是知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都是知识。所以,检查一个人有没有学会知识的方法就是做题,比如,请他列举南昌起义的4个重大意义,默写李商隐的《无题》,等等。

但知识是有适用边界的, 甚至是有保质期的。你生命中最有知识的时刻,几乎是你参加高考的那几天,考完的第二天估计你就忘了一半。我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很多,但现在还有价值和时效的已经不多了。

工作一直在变,要求一直在提高,我一直在学习,一直在更新自己的知识。不学习就会被超过。学习知识,要用“脑”。

技能

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技能。

什么是技能?技能就是那些你以为你知道, 但如果你没做过就永远不会真的知道的事情。

很久以前,有人教过我同时抛3个橘子的步骤:第一步,用左手把橘子抛到空中; 第二步,立刻把右手的橘子交到左手,并等待落下的橘子;第三步,等上升的橘子到了最高点,抛出下一个。步骤很简单, 我很快就记住了。可是到今天,我还是做不到。为什么?因为我缺乏练习。抛橘子之所以叫“技能”,就是因为它是“学” 不会的,要靠“习”,要用“手”。

还有哪些是技能呢?骑自行车是技能,你永远“学”不会骑车,只能靠“习”,甚至练到浑身瘀青之后,才能掌握这门技能。演讲是技能,你读了100本教你如何演讲的书,但如果不上台,恕我直言,你还是一辈子都“学”不会演讲。

仔细想想, 我们是不是常说沟通“ 技能” 、谈判“ 技能” 、演讲“技能”、管理“技能”,却不说沟通“知识”、谈判“知识”、演讲“知识”、管理“知识”?因为这些都只有靠练习才能形成条件反射,存储在你的“反射脑”中。

态度

最难学的,是态度。

什么是态度?态度就是你选择的用来看待这个世界的那副“有色”眼镜。

比如,你觉得这世界是友善的,还是充满恶意的?你觉得诚信的人是值得合作的聪明人,还是可以用来欺骗的傻瓜?你觉得商业利益是满足客户的顺带结果,还是说满足客户是获得商业利益的一种手段?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扇门,无论外人如何呼喊、冲撞,这扇门始终只能从里面打开。态度是没有人可以教的,态度是你的“心”的选择。

历史上,知识、技能达到极致的人很多。这些人选择了完全不同的态度,于是对世界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影响。

态度源于心灵。所以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

关于知识、技能、态度,我给你两个建议:

第一,不要把知识当技能学。有一些“实战主义者”,只相信自己感悟的东西,说“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所以拒绝学习前人思考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把知识当技能学,通过四处碰壁,总结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经验。这就是“重新发明轮子”。你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人类才能不断进步。

第二,不要把技能当知识学。有一些“理论主义者”,喜欢通过买书来学习。想学演讲,买本书来看看;想学谈判,买本书来看看;想知道怎么看书,也买本书来看看。你能买到的书,教的都是练习技能的步骤,而不是技能本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用脑学习知识,用手学习技能,用心学习态度。把知识学以致用,把技能练成艺术,你用心相信的东西才可能实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