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词的对偶要求:词性相同,句法结构一致

(2019-07-25 01:55:00)

(三)词的对偶要求两句同一位置上的字或短语词性相同,句法结构一致,至于平仄是否相对,则依词调而定。

有的词调中的对偶平仄是相对的,如《鹧鸪天》《西江月》《浣溪沙》等;
有的平仄相同,如《水调歌头》《沁园春》《一剪梅》《水龙吟》等;
有的七字句对偶,第一、三、五字平仄相对,第七字平仄相同。如《满江红》的上下片中的七字句对偶,尾字都是仄声。词的对偶变化较多,平仄和叶韵应遵守词谱规定。
凡平仄相同的对偶,不忌同字相对。

如: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相思一度,秾愁一度。(史祖达《解佩令》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苏轼《水龙吟》)

 

在一般词谱书上,每个词调的字、句、平仄、叶韵都是标得明明白白的,而对偶却无法标明;有的书上,在词谱说明中标“例用对仗”,但是并不全面;每个词调所附的词例一般只有一两首,也不能全面反映对仗的广泛性和灵活性,所以学词的对仗更依靠多读前人作品,而不可埋头于词谱上。

总结下前面介绍了词的对偶:

(一)相邻两句字数相等才有可能对偶:

(二)对偶依词调而定,同时作者有很大的机动性。

(三)词的对偶要求两句同一位置上的字或短语词性相同,句法结构一致,至于平仄是否相对,则依词调而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