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承转合的合句从写作手法上的结法
(2019-03-29 00:32:55)
二、从写作手法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结法。
1、以景作结:
这种情形大多是前七句叙事或抒发感慨,尾句比较典型的景象作结。
忆昔(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 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 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 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 夕阳唯见水东流。
唐末的韦庄在黄巢义军攻破长安前后,目睹了长安的兴替盛衰,诗中描述了昔年上层人物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生活,末句的惨淡色彩,正象征着一代王朝的萧瑟衰落。
2、抒情作结
如: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挥手自兹去:频频致意的动作反映一别,紧扣题目“送友人”。
萧萧班马鸣:进一层地抒发难舍难分的情绪,收拢全篇。
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承接颈联直下,抒其难时世壮志难酬、潦倒日子欲借酒浇愁却又不得的悲愤。这种结法抒情要扣题,还要留下余韵。
这两首我们太熟了
3、以发问作结
有问有答,反问肯定,结意清新。这样会增加层次起伏,留下联想的伏线,使诗更有力。
如:《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4、以用典作结
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使诗更有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让人有联想空间。
如:陈子昂《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合句“燕然勒功”这个典故的意思,说的是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刻石纪功而还。
5、以判断句作结:推断加强,主题突出。
如: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
合句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
6、以议论作结
如孙原湘的《西陵峡》:
一滩声过一滩催,一日舟行几百回。
郢树碧从帆底尽,楚云青向橹前来。
奔雷峡断风常怒,障日风多雾不开。
险绝正当奇绝处,壮游毋使客心哀。
合句议论,比较明显,不做过多的解释。
7、托梦寄意结法
对一些人物、事物、景物等要倾注深情,往往寄意梦中。结尾托梦寄意,常常将人的遐思引领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令人感到味之不尽。
如王又曾的《经天姥寺》:
天姥峰阴天姥寺,竹房涧户窈然通。
老僧敲磬雨声外,危坐诵经云气中。
禅榻茶烟成夙世,天鸡海日又春风。
回头却忆十年梦,梦与山东李白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