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起承转合的合句从写作手法上的结法

(2019-03-29 00:32:55)


 

二、从写作手法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结法

1、以景作结:

这种情形大多是前七句叙事或抒发感慨,尾句比较典型的景象作结。

忆昔(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 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 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 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 夕阳唯见水东流。

唐末的韦庄在黄巢义军攻破长安前后,目睹了长安的兴替盛衰,诗中描述了昔年上层人物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生活,末句的惨淡色彩,正象征着一代王朝的萧瑟衰落。

 

2、抒情作结

如: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挥手自兹去:频频致意的动作反映一别,紧扣题目送友人

萧萧班马鸣:进一层地抒发难舍难分的情绪,收拢全篇。

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承接颈联直下,抒其难时世壮志难酬、潦倒日子欲借酒浇愁却又不得的悲愤。这种结法抒情要扣题,还要留下余韵。

 

这两首我们太熟了

3、以发问作结

有问有答,反问肯定,结意清新。这样会增加层次起伏,留下联想的伏线,使诗更有力。

如:《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所见山野风景,表达出对山野景物的喜爱。ρ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写山行,走到一一处可以看到一一种好峰,再走向另一一处,又可以看

  到另一种奇岭,所以说随处改。和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画出了一幅很动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图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人家在哪里?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

  一声鸡叫。噢,  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一声鸡鸣,结处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4、以用典作结

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使诗更有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让人有联想空间。

 

如:陈子昂《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合句燕然勒功这个典故的意思,说的是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刻石纪功而还。

5以判断句作结:推断加强,主题突出。

如: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

合句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

6以议论作结

如孙原湘的《西陵峡》:

一滩声过一滩催,一日舟行几百回。

郢树碧从帆底尽,楚云青向橹前来。

奔雷峡断风常怒,障日风多雾不开。

险绝正当奇绝处,壮游毋使客心哀。

合句议论,比较明显,不做过多的解释。

7托梦寄意结法

对一些人物、事物、景物等要倾注深情,往往寄意梦中。结尾托梦寄意,常常将人的遐思引领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令人感到味之不尽。

如王又曾的《经天姥寺》:

天姥峰阴天姥寺,竹房涧户窈然通。

老僧敲磬雨声外,危坐诵经云气中。

禅榻茶烟成夙世,天鸡海日又春风。

回头却忆十年梦,梦与山东李白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