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迁修史记,孔子作春秋
(2016-12-08 08:52:46)马迁修史记,孔子作春秋
各国史书均已失传,唯鲁国《春秋》经孔子编订流传下来。“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孔子的贡献,孔子之前的历史,我们真就两眼一码黑了。
我们说,《春秋》是按时间顺序记载的,就叫编年体,所谓“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编年体看似逻辑清晰,实则不然。
这是只有一个人物的编年,如果人物增多,就只能写成这样:
2010年1月,…张三开始挪用公款进行赌博…
2011年4月,…张三(因挪用公款事发)畏罪潜逃…
2012年12月,…张三(因涉嫌挪用公款)被抓捕归案…
2013年4月,…张三(因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2016年4月,
注意,括号里的内容如果你不重复交代一下的话,别人就很难厘清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用编年体记录史实,当事件、人物的量级达到一个临界点后,无论对作者还是读者,都是一种折磨。
所以,司马迁做《史记》时,选择了纪传体。
纪传体的history,是真正意义上的his
《史记》之后,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相继问世,并称为前四史。前四史主要是个人行为,写得最是走心。
《晋书》之后,修史成为了一项工作,难免有敷衍了事的地方。清乾隆时期,把先前各史压缩成包,合称二十四史。注意,这里面没有《清史》。
二十四史计3213卷,约4千万字。一天读1万字不间断,需要11年读完。所以遇到号称“熟读二十四史”的人物,我都会半信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