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钦友:砚田躬耕造妙境 笔墨随心意纵横

标签:
田钦友济南市政法“文体联”济南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
田钦友近影
http://s14/mw690/97badbc9tx6CXm8lYCN2d&690
http://s3/mw690/97badbc9tx6CXmaUNtUe2&690
http://s8/mw690/97badbc9tx6CXmdfuILa7&690
http://s7/mw690/97badbc9tx6CXmglyL446&690
http://s12/mw690/97badbc9tx6CXmiRF5V8b&690
http://s13/mw690/97badbc9tx6CXmkEJycfc&690
砚田躬耕造妙境
高连刚
每每欣赏书法作品,我总渴望能发现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佳作。最近从山东首本贵宾客户专属杂志《REX财富时尚》为迎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策划出版的大型精美书画集《“雅韵墨香”——20
这几幅书作痛快沉着而又法度严谨,纵横开阖,爽健峻拔,遒强刚劲,凝练雄浑,清新雅致,洋溢着一股豪迈的阳刚之气和浓郁的书卷之气。粗看,有柳体的清秀隽永,也有赵体的生动俊俏;细品,其点画之精严、线条之圆融、结字之稳健、墨色之厚润、气息之高古,又可读出王羲之、王献之的风骨,更能品到汉隶魏碑的笔意。通篇观之,墨浓情酣,纵放恣肆,意味幽远,雅韵天成。那“遒劲如虎跃,委婉似涓流”的风采,绝非古今名家碑帖的摹写,而是书家在书写自己的心绪,展现自己的书风。
田钦友先生1955年生于山东济南,现为济南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他自幼酷爱书法艺术,虽然多年从事行政工作,但骨子里却是一个典型的文化人。早在八十年代初,他在山东大学进修期间,就亲得蒋维松、孙坚奋等名家的指点,并经常跟随先生们深入机关、进院校、进社区、下农村,开展“文化下基层,书画送群众”之类的活动。这样的次数多了,时间久了,耳濡目染,让他与书法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在繁重的公务之余,他寄情翰墨,勤学不怠,全身心投入到对书法的研习上。其间,他极其推崇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的《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认为这些经典之作,无论是王羲之在流觞曲水的得意中,还是颜真卿在追忆哀思的悲愤中,或是苏东坡在孤独寂寞的惆怅中,都是情之所至,遣兴书写,带有强烈的体验性,至纯至真。因此,他坚持每天心摹手追,苦练善悟,临池不辍。并在汲取前人笔法技巧,体悟前贤用笔之妙,取其长为己用的基础上,尊古法而求新意,敢于在书法的字形、间架、结构、笔画、气韵、笔势等方面大胆尝试。由于真正做到了以帖学为旨归,始终把握传统精髓,并长期沉潜于“二王”的韵致及宋四家的天真烂漫与放逸生奇,不受狂、怪等时风的左右,使他的书法渐入佳境,日益露出峥嵘。尤其是他的行草书,运笔如挥长戟,擒纵自如,墨驰神飞,意趣神动。那娴熟的草法、丰富的笔法、烂漫的墨法和自由的章法,颇有一派王字的豪放风神和正大气象。
他的行草写得龙腾虎跃,字字有态,笔笔生情,虽汪洋恣肆,气势如虹,但绝没有那种剑拔弩张的习气。笔法丰富而有变化,流畅而有节奏,沉稳而不板滞。在书写过程中,较好地运用了大小、疏密、顾盼、递带,精细、浓淡、枯润等对比手法,使作品在章法上参差错落,富有韵律。整体布局上,他又特别注意线条的长短、俯仰、方圆、顺逆的变化,起首爱用重墨压住阵角,突出重点,为第二字的对接或第二行的呼应创造有利条件,就像一部乐章初始使用最强音掀起高潮,使欣赏者为之一振。点线连接活泼流畅,收放轻松自然,时时透露出一种热情、豁达、豪放、干练的性情;字里行间,墨色浓淡随着笔尖所传递的情感散发,始终给人一种亲切和谐的感觉;圈看一字,恬然秀俊,骨丰肉润;连片成章,浑然如一幅水墨图画,散发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让人寻找到一种高远旷达的意境和格调,产生一种美好的共鸣。
观其书作,总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意气风发的感觉,让人能强烈感受到他在挥运之间腾挪跳荡的灵动、提按顿挫的迅捷、启承转折的利落和分间布阵的率逸。如收入《“雅韵墨香”——20
书法历来是书家心灵的迹化。明代祝枝山就曾说过:“喜则气和而字舒,乐则气平而字丽。”田钦友先生作书也是纵逸练达,发乎情,写其心,抒其志。我们不用亲临现场观看他挥毫泼墨,单单通过其书作,便能依稀想象得到他创作的情景。那定是笔随腕动,手随心舞,率性而作,信马由缰,扬扬洒洒,舒缓自如,“寓点画于使转之中,发性情于形质之内”,时而惊沙飞电,时而闲庭信步,早已进入了随心所欲不逾距的“自由王国”之境。其笔下也是放而有节,收而有据,各种夸张变化皆在法度之内,绝无描眉画角、挠首弄姿的弊病,有的只是书写的灵性和对气势、气韵到位的把握。无论盈尺小品,还是大幅书作,都是一气呵成,随心而动,附笔而出,轻重缓急,首尾顾盼,妙发毫端。每个字看似“各自为政”,实则形不贯气贯,笔断意连,呼应有情,顾盼生姿。再看那笔划之间,或连绵挥写,或牵丝萦带,很少有直硬的线条、分明的棱角、倔强的转折。这一切,恰恰正是他情的泼洒,意的流泻,诗的墨化。而所有这些,又都恰恰愈发增加了线条的轻快感、流畅感,构成为一曲优美的轻音乐,一幅无图的画,摄人心魄,令人陶醉。
毋庸置疑,田钦友先生的书法创作是与他天生率真、豪放的性格和良好的艺术天赋密不可分的。他是一个持重、随和、大度、谦逊的人,刚正不阿,不屑媚俗悦世。其率真的本性,造就了他在书法创作中的率性书写;其豪放的性格,又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他那坦荡磊落和淋漓酣畅的艺术个性;而他在艺术方面良好的天赋,则又让他对书法充满了灵气和悟性。他崇尚古朴自然,反对造作流俗;崇尚风格卓立,反对千人一面。在书法实践中,他更是将追求个性化的标尺框定在了一种较高的刻度之上,并试图在作品的观赏层面得到某些良性的印证,如他追求大气,力避局促短小,以显其博大浑穆;追求超迈,力避软弱浮滑,以显其精神气格;追求自然,力避做作牵强,以显其纯真本色;追求拙朴,力避俗甜姿媚,以显其深沉典雅;追求气韵内涵,力避巧饰外露,以显其神韵自得……这种个性化与境界化较为默契的融合,又促使他、牵引着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向更高的书法殿堂不断迈进。
砚田躬耕造妙境,笔墨随心意纵横。田钦友先生德艺双馨,向来不为名利羁绊,多年一直是抱着一种修身养性的散淡情怀,潜游墨海,享受快乐,自在创作。因而,他的书作也更多了一份清雅,一份神韵。格调高远,意蕴无穷。
“不想成名未必没有名气,不想成大家未必不是大家。”这是人们对兼具书法家和领导风范的田钦友先生的认可与褒誉。这里,我也哀心祝愿先生墨香弥远,艺术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