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建:山水画作品欣赏

标签:
刘洪建:山水画作品欣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山东泰山书画院院长 |
刘洪建近影
http://s8/mw690/97badbc9tx6CXlACvlRf7&690
http://s6/mw690/97badbc9tx6CXlBkYtfd5&690
http://s5/mw690/97badbc9tx6CXlC4Syw94&690
http://s6/mw690/97badbc9tx6CXlCCve535&690
http://s6/mw690/97badbc9tx6CXlDoTqd05&690
http://s6/mw690/97badbc9tx6CXlEUrrvf5&690
http://s16/mw690/97badbc9tx6CXlGINuT9f&690
http://s6/mw690/97badbc9tx6CXlI6RoN85&690
http://s3/mw690/97badbc9tx6CXlJrORYf2&690
http://s13/mw690/97badbc9tx6CXlLHU600c&690
http://s12/mw690/97badbc9tx6CXlNZSZR1b&690
http://s11/mw690/97badbc9tx6CXlQ7LuO5a&690
http://s2/mw690/97badbc9tx6CXlS9fPP01&690
刘洪建,1957年生于山东济南,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山东泰山书画院院长。
自修习以来,持之以恒醉与丹青之间,善花鸟,尤精山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其法上追宋、元、明清诸家,法度森严,近学张大千、黄宾虹,其画浑厚华滋、大者气象万千,物化天开,小品亦是山色空朦,浑化深邃。以兼收并蓄,驰骋纵横的气势,创作出大量清刚雄健的作品。体现出他睿智,豁达的人格魅力。
近年来,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展览,入选并获奖。其中,2006年在济南李苦禅纪念馆举办“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个人画展。2007年在全省反腐倡廉书画展中获大奖,2008年在济南市文化系统“喜迎十七大书画展”中获一等奖。多幅作品被刊登在《中国书画家》、《学术理论与探索》、《将军书画报》、《山东书刻艺术》等报刊、杂志也被多家媒体报道,并多次参加对外艺术交流。
画说其人
宏观画势,健笔感人。我从观看刘洪建先生的画作中,感受到他的山水画创作意境悠远,气韵生动,笔法纯熟,变化无穷。这不仅源自他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长期研习,也源自他多年来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中国山水画中视觉元素的合理架构,将他沉淀多年的山水文化理念和美学感悟赋予笔墨之间,呈现出苍古灵动的自然之美。
孔子曰:“志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中国画的最境界不是简单的写物,而在于表现画家的精神人格。细品他的画作,无论是他笔下的春雨秋云,还是夏荷冬雪,无不体现出画家师法自然的精神追求和传承中国画的人文精神,这也是一位较成熟的山水画家运用笔墨,继承创新的内核所在。
中国山水画中的散点透视、渐变流动,在他所创造的画作中体现的尤为突出。那青山绿水,山林茂密,溪水潺潺,凉风习习,我犹如身临其境,流连忘返。他的画作搜尽了山川奇峰,尽情状写了现实之美,借以抒发胸中丘壑。山水画中的奇石脉络和肌理的密集交织,他能恰当留白,行笔时从容不迫,有条不紊,使他的山水画于浑然中彰显功力。现实生活中他忠直坦诚,豁达仁厚,律己甚严,重精神轻物质,从而使他养成了格调沉稳,朴实无华的艺术特质,也在他的山水画之间体现的淋漓尽致,无形中融入了他的山水艺术神韵之中,呈现了独特的个人创作风格。他那画面中所表现出的远眺山水气势的视觉张力,给观者一种震撼心灵之美。
他笔下的古石苍松见真性,山泉流水皆天趣。刘洪建先生通过多年来对中国传统画作的研习,在对生活与艺术的追求体悟中不断创新。他的艺术作品时而空灵俊秀,潇洒飘逸;时而疏放旷达,跌宕起伏,山水中处处浸透着诗情画意,我想,这也是他五十天命之后对艺术和人生的真实写照。
春华秋实,我们更期待着刘洪建先生取得更大的艺术成就,来丰富我们这个多彩的世界。
张跃进
(中国兰亭书画院副院长
山东省书刻艺术家协会主席
书法篆刻家
文化的守望 永恒的超越
初到济南,正赶上下雪,那绵长的柔软的雪花,流动着的节奏,又似一段轻音乐,不只是吟咏生活,也是对全运成功的礼赞。
与兄见面,兄正在为济南一知名山水画家编著一本作品集,请我说几句,倍感责任重大。
欣赏完刘洪建先生的山水作品后,我感到他的创作主体与古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期而遇,他那笔溯的传统,笔墨的古意,打破了传统文人的怀旧格局,使作品形成或生动飘逸,或雄伟壮阔的艺术形式,感受着时代的脉动。那远山、近水、林木、房舍,或平中见奇,或险中显平,或遥相呼应,或渲染相映,在整体艺术取向上,注重情感与法度的融合。
他的《秀山积翠图》、《若为南国》这两幅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物象的颂扬。前者以块来构筑画面,山体以块体形状全面响应,似合似离,又因墨与色的对比、过渡等手段的处理,使装饰效果在与传统文化的比照中,产生了新的审美观念。在这里,画家首先依赖自然,又非模仿客观形态,而是在生活的基础上将自己在当下状态中的个性感受加以提纯,理解性地赋予形态意象效果,并以中国人的审美观念来阐述传统绘画在当下的意义和状态。后幅作品则以线条分割有以墨色气韵的晕染弥漫而统领布局来设置构图。作品中,块面结构的图式不见了,但以线条勾画的形式感依然强烈,线条自画作四面八方共同指向一个重心,所用的笔墨、线条、色泽、具体物象、画面气氛也都为此重心而各尽其能,产生了一片氤氲的美感气息,使审美空间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得到拓展并获得丰硕的含义。那墨韵笼罩下的乡村焕发出生命的本原气质和朴素的生命力量,又借助墨的变化升腾为一种壮阔而荒率的美,像是宇宙观念的折射,又好像是中国传统的老子的思想脉动。这正是画家的创作思想所在,也是作品中最重要的品质。
“艺术的力量和文学一样的伟大,它能使人感动,也能改观人类的生活,也能反映人类的精神活动……”这是对艺术的高度写照。我们的水墨画也是民族的象征、中国的国粹之一,自然蕴藏着深厚的文化价值。时值今日,水墨画进入当代,它的前途又是如何?我的理解是在固有基础上融合时代的观念不断地去超越与发展。仁量亦如此。
如此,刘洪建先生的绘画是成功的。
(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