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圪且老汉,有三圪且儿。——山西临县方言量词

(2013-10-30 20:31:01)
标签:

山西临县方言

量词

圪且

疙瘩

圪抓

分类: 山西方言

在山西临县方言里,表示事物和行为的单位量词,基本上与普通话是一致的。如:

1.一个人、一顶帽子、一条扁担、三挂车、一只手、一对鞋、一张桌子、一支笔、几根头发、一口猪、一匹马、一位客人。(表事物)

2.一顿饭、跑一趟、绕了一遭、看一下、歇了一阵儿。(表行为)

比较带有区域色彩的则是一下几个词:

1,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与普通话一样,“个”音似“过”。当所指是事物的话,“个”往往说成“圪且”。如:

临县绕口令:“秃子,秃子,脑上放圪且钵子;钵子里装圪堆谷子;谷子里插圪且竹子,竹子上爬圪且鸽子;.....。”

   一会儿个(去),圐圙(广场外面的乔哥碗托店吃上两圪且腕托!

如果所指的对象是人的话,往往有不敬、蔑视或轻视的色彩。如:“有圪且老汉,有三圪且儿。”

有时单说一个“且”字。以上例子里的“圪且”往往可用一个“且”字替代。

2,在普通话里“疙瘩”一般指“球状或块状的东西和凸起的东西。”如:“疙瘩”、“一脸疙瘩。”但是在临县方言里“疙瘩”却代替了普通话里量词“”,临县方言里是不说“块”的,甚至可以替代所有的单位量词。如:

“一疙瘩(块儿)石头”、“一疙瘩(块儿)银元”、“一(块儿)疙瘩布”、“脑上缯疙瘩(块儿)手巾”、“一疙瘩(块儿)黑板”、“一疙瘩(块儿)镜子”、

“一疙瘩(个)馍馍”、“一疙瘩(付)纸牌”、“一疙瘩(张)纸纸”、“脑上撑疙瘩(顶)礼帽。”

临县著名民间艺人许凡的一首秧歌:

一家人家七口子,一圪搭被子来回撅,遮住(头),露出(屁股),睡到炕上还冻了脚。

另外还有省略的说法,“一疙瘩”说成“一搭”,如“一搭饼”。似乎又与表示“地方”的“搭”有些关联,如:“你在那搭了?”犹如东北人的“那旮达(疙瘩)”。

3.临县方言里有个量词“圪抓”,有“挂”、“串”的意思,类似于河北方言里“一嘟噜”,可能就是“挂”的分音词。如:

   “一圪抓槐花儿”、“一圪抓葡萄”、“一圪抓土豆”。

    陕北民歌《姐儿怀胎》:

    “怀胎四月八,口干舌又麻,旧日的酸葡萄,吃上两疙爪。”

4.量词“一捻”,表示纤细的东西,即“一束”、“一小把儿”。在临县方言里说成“一圪捻埝”,如:“一圪捻埝线。”

宋代刘过湖北襄阳人,有《清平乐·赠妓》词:“忔憎憎地,一捻儿年纪,待道瘦来肥不是,宜著淡黄衫子。”

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千般风韵,一捻儿年纪,多宜!多宜!”

元代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饿得那楚宫女腰肢一捻香。”

明代朱权《荆钗记·遐契》:“思忆多娇,想他十指纤纤一捻腰。”

这几个量词充分体现山西方言的特色,即所谓的“圪字头词”,“圪且”、“疙瘩”、“圪抓”、“圪捻”。

 

附:

    说起数量词,这只是一个大类,一般分为数次和量词,因为这两类词在平时的使用过程中往往结合的很紧,所以就称之为数量词了。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辆、颗、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