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乐门手碟课

(2024-02-22 18:45:56)
标签:

文化

乐门手碟课 手碟从零开始 网盘分享

喜、怒、哀、乐其未发时为人性之本然,做人处事之际,自然会将喜、怒、  哀、乐之情显现于外,若能发乎而皆中节,没有过与不及,则必能政通人和。这是礼的精神,也是践履之道。


乐门手碟课 手碟从零开始 网盘分享链接 点 zhihuiyinqing.com.cn





德字是左边是彳(双人旁),有行走、道路之义。右边部分小篆写作!愿 音得,同德字,代表直心也。《说文》曰:“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从直从 心。”《六书精蕴》曰:“直心为德。生理本直,人行道而有得于心为德。小篆 加个,取行有所复之义。”人的行为能返复于其生来本有的正直之心,就是 德。《维摩诘经》中光严童子问维摩诘居士:“什么是道场?”维摩诘回答说: “直心是道场。”(其问答见“附录一”)一般人包括光严童子在内,大都执着 于有形的庙宇为道场,认为修行必须在有形的道场之中才会有成效。维摩诘 则认为以直心行道,则所在皆可修行,处处皆是道场,此乃真修行、修德之人也。

老子的《道德经》分上下,共八十一章。上篇称道经,下篇称德经。第 三十八章是下经(德经)的首章,其言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王弼注: “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焉。何以得德?由乎道 也。何以尽德?以无为用。以无为用则莫不载也。”《论语·雍也》子曰:“谁 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我们出入都经由大门,做事正大光明,行

不由径,循直道而行,则必能有得,故曰:“履者,德之基也。”

《左传》襄公十四年,孙叔豹引古人之言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  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后人以“立德、立功、立言” 为三不朽,此三者之中以德为重,以德为先。《广韵》:“德,行也。”《集韵》:  “德,行之得也。”,德是行而有得,是靠做的,不是靠说的,我们常以“德行”并称,德行是一件事,不可分为两件事来看。立德、立功皆赖行而立,非逞口舌之能。履为德之基,指出行是立德的基础。《论语》中也再三强调力行胜于言说的深义,兹摘录数则如下: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2.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3.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4.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

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

行。”《论语·公冶长》

6.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冶长》

7.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

仁。”《论语·宪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