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文学史概要》胡怀琛

(2022-07-23 08:54:42)
标签:

中国文学史概要

胡怀琛

分类: 人文社科
《中国文学史概要》胡怀琛

胡怀琛关于中国文学史的一本小书,周末陪豆豆的闲暇时间看完了。直接的感觉是作者有自己的想法,并能够干脆地给出意见,比如谁谁作品一般,谁谁没有开创性等。这对于目下面对浩瀚的古籍有点不知所措的我来说,很有帮助。人说年纪大了开始做减法,真的是这样,我即将半百,我对藏书也开始做减法了。书是用来阅读的,不是用来收藏的。首先胡先生给文学做了个定义:人们蕴蓄在心内的情感,用艺术化的方法或自然化的方法表现出来,是谓文学。胡先生说“所用的工具,并不一定是文字”,这一点不太苟同。在我看来,文学是用艺术化的方法表达内心情感的文字。按照这个定义,那些不是表达内心情感的策论、记述和教科书就不属于文学了。在分朝代讲解的中国文学史概要中,胡先生确实如此筛选的。每个朝代的文学包括了诗词曲赋,散文小说,还包括了一些史书。中国的文学是从周代开始的,因为“夏尚忠,商尚质,周尚文”。周代的诗歌就是《诗经》《楚辞》,史书是《左传》《战国策》《国语》,小说在《汉书》中有不少,都已失传,可能在刘向的《新序》《说苑》《列女传》和《世说》中有引用。汉代的赋是比较著名的,到了南北朝就演变成“骈语”了。史书有《史记》《汉书》。汉武帝收集民间的小说和民歌,使这两者在文学有了地位。小说是稗官收集的,民歌则有乐府。刘向是西汉末年校书于天禄阁,他儿子刘歆把书籍分类为六类,加上总目述为《七略》,挺有启发性。南北朝有一部昭明太子的《文选》,其分类方法影响了后代选本。史书有《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唐代以诗歌为鼎盛,同时也有特色的传奇,韩柳的散文和外来的文学。宋代的词达到鼎盛,并脱离了歌唱成为单纯的文学。宋初的小令,后期的苏轼豪放和柳永的婉约,到了南宋就愈加分明了。散文则有欧阳修,黄庭坚师徒一脉。李昉辑录《太平广记》说是把宋代以前的奇文秘籍搜罗一遍。宋代的话本流传到现在的有《宣和遗事》《五代史平话》《京本通俗小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这些到了明代就逐步演化成了通俗小说了。民歌则有郭茂倩辑录《乐府诗集》。元代以戏曲著名,《元曲选》是比较完整的选本。纯文学的就是散曲了。平话继续发展出了《三国演义》和《水浒》。陶宗仪的《说郛》收集了很多小说和笔记,为后人称道。明代的散文“除了归有光,其他都没有什么特殊的价值”。短篇的小说《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拍案惊奇》《照世杯》。戏曲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清初散文有魏禧,侯方域和汪婉三家,中期则被桐城派占据了,始于方苞,成于姚鼐。清代小说《红楼梦》《儒林外史》,文言小说《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等,胡先生似乎都不以为然。张山来的《虞初新志》胡先生觉得是一种创见。戏曲提到了《桃花扇》,诗歌则提到了纳兰性德的《饮水诗词》。乾隆敕修的《四库全书》有了一个新的图书分类方法。一不小心写了这么多。然而这个过程中却也对古籍的收藏和阅读想了不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