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周霍金蝴蝶梦(《图腾中国》卷首语)

(2018-08-31 13:08:30)

庄周霍金蝴蝶梦

——电影纪录片《图腾中国》出版物卷首语

公元前三百年的一天,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周斜躺在自家漆绘围栏矮木床上打了一个盹,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竟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那个叫庄周的人形。过一会儿他醒过来,发现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是自己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注1

有意思的是,“庄周梦蝶”的故事并未到此结束,至今还在“蝴蝶效应”的模式下不断演绎出新剧情。

公元两千年初叶,一位中国网友冷不防将庄周的蝴蝶摆上了享誉全球的当代物理学家霍金的轮椅前,在微博上引发一次关于蝴蝶的对话——

网友:“中国古代有个哲学家叫庄子。‘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梦醒后,庄周不知是他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霍金教授,请问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是生活在梦里还是真实存在?”

霍金:“谢谢你留下出彩的评论和问题——庄周梦蝶!也许因为他(庄周)是个热爱自由的人。换做我的话,我也许会梦到宇宙,然后困惑是否宇宙也梦到了我。来回答你的问题:‘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是生活在梦里还是真实存在?’—— well,我们不知道,也许无法知道!这个问题至少要等到我们开始深刻地了解意识和宇宙时才可知。我们必须要孜孜不倦地探索关于存在的基本命题,只有这样,我们也许才会知道蝴蝶(或宇宙)是真实存在,还是只存在于我们的梦里……”

更为有趣的是,霍金教授回国后,受英国救助儿童会邀请,参与设计“梦想瓶”活动,他设计的“梦想瓶”主体装置,居然是一个镶嵌着一只蝴蝶的人类大脑,霍金教授为这件作品取了一个很中国的名称——《梦蝶》。

作品展出后,引起观众强烈反响。于是,霍金登录他的中文微博,兴奋地通告中国粉丝们:“(前些时)与大家交流和学习中国文化,已经成了我日常的灵感泉源。所以,当英国救助儿童会邀请我参与设计我的‘梦想瓶’活动时,我以‘周庄梦蝶’为灵感设计了我的梦想瓶。这个‘梦蝶’梦想瓶被放在了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前展览……今天,我梦到了宇宙,朋友们,你们梦到了什么?”

一件如此有内涵的传奇就这样不可思议地发生了——庄周的蝴蝶穿越两千余年,飞进了霍金的宇宙,霍金将自己的宇宙装置于庄周的蝴蝶梦里。特别奇怪的逻辑为两位不同时期、不同人种的大智慧者在人类入点和出点两端构建起一座跨越时空的虚拟桥梁,前者面向来路追溯生命的内核与原点,后者则面向去途探究可供新新人类栖身的未来丛林。

自打人类的脑容量增大到足以支撑起思维的天空,就一直被两个貌似该由刚学会辨认父母和家庭的儿童回答的问题所折磨——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们就像一群自幼被上帝遗弃的孤儿,在远古的图腾体系中寻找和臆想血脉的源头,在宗教和似是而非的相对论模拟试验场中纠缠后羿没射完的第十个日头究竟会被三足乌背去哪个宇宙黑洞(注2。就连自诩聪明绝顶、通晓古今的中外哲人,也时常掉进由自己非凡大脑所设计的飘着迷雾的陷阱里难以自拔,有如庄周对身为何物的质疑,霍金对混沌宇宙的迷茫。这一切,都在明确无误地向我们重复宣示生命场景下的卑微与宿命。

亟待声明的是,写这部书、拍同名影视纪录片,作者无意自不量力地去回答那些天高地厚的问题,只是因为两次偶然的体验而灵感迸发。


五年前,我在云南采风,偶遇一位脸上刺有蝴蝶图案的老年妇女。她告诉我,自古以来,她们独龙族和苗族妇女很多人都在脸上刺蝴蝶纹,听祖辈们说是为了纪念这两个民族的创世始祖蝴蝶妈妈。老人还给我吟唱了由苗族史诗《蝶母歌》基础上改编的歌曲《蝴蝶妈妈》。诗歌的大意是:“大枫树生下妹榜妹留(指的蝴蝶妈妈),长到12岁,与水泡(一说是漂游的鱼卵)游方1212夜,生下12个蛋。12个蛋生下来,妹榜妹留请来鹡宇孵了三年整,生出人类始祖姜央和雷公、老虎、蛇、龙、牛、大象以及一批鬼怪……”

跟我一起采风的还有一位国外同行——欧洲历史学家、汉语言学家兼多家电视主持人亚伯兰。他认为《蝴蝶妈妈》应该是一首用于祭祀祖宗的歌,这类歌谣在非洲和澳洲的原居民中很流行,一般由部落或家族德高望重的文化人吟唱,诗歌的样式基本相似,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远古图腾元素为基本内容,加以人格化。比如这首诗歌里就启用了多种早期人类的图腾对象——植物类有枫树,卵生动物类有蝴蝶、鱼、蛙、蛇,其它动物还有虎、龙、牛、象等。

这是我第一次具象地接触到“图腾”这个舶来词汇,竟然应激表现出极其神经质的职业特征,语无伦次地告诉同伴,我深信自己找到了一个通向古代社会的切入口——图腾,并且当即邀请亚伯兰在合适的时间与我一道开启一次华夏图腾之旅。

“亚伯兰,请相信我,我预感到只要我们进入图腾领域,就能够握住丛林先祖们的手,倾听他们讲述真实可信的最古老的中国故事!”

ok, as I wish!”亚伯兰高兴地接受了我的邀请。

两年后,我合上两百多万字的图腾笔记,拨通了亚伯兰的电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