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能有开门红吗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大盘收出了一根带有上下小影线的平量假阴线。由于是假期开始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因此无论是缩量还是平量都属正常;并假阴线的高低点还包含于前一根K线的高低点内,与前一根K线构成包含(两根K线需按一根测算),其包含中枢为3112点,也就是按正常交易惯性(由于有10天假期影响,交易有可能出现脱节,因此只能是一种参考),节后大盘运行于3112点以上为强,反之为弱。不过就大盘形态来说,节前最后四个交易日虽说处于震荡状态,但整体仍是强势至少仍属于偏强势。见下图:
上图为上证日线。9月22日(星期五)大盘收出了一根带量中阳线。这根阳线的收盘价一举突破了5、10、20、30四条均线,为“出水芙蓉”信号;同时,这根阳线也是一根“截底阳线”,因此可作短线上涨标志。不过,无论是“出水芙蓉”还是“截底阳线”,此后价格都可有一个回踩过程,其中:“出水芙蓉”的回踩要求是最好不跌破20天均线;“截底阳线”的回踩要求是看回踩的幅度(不回踩或者回踩幅度小于三分之一为强;回踩二分之一为正常;回踩三分之二为力度一般;回踩跌破最低价为失败)和时间跨度(最多8根K线,一般以6根为常见。回踩K线越少越为强,越多越为弱)。上图中,目前收盘已回到20天均线以下,说明“芙蓉出水”此后即使能够再上涨,力度和幅度也已需要打折扣;而回踩的幅度是二分之一偏下一点(大致五分之三左右。不过,深成指和创业板均处于二分之一位),时间已出4根K线,说明“截底阳线”虽还在,但此后再出阳线的力度和幅度也会有所欠缺。
具体交易,就看节后复盘是否还会再跌。如果节后出现上涨,那么说明指数仍在这两个信号范围之内;但如果节后出现下跌,则短线需要有两种预判:如果中阳线后8根K线内未跌破中阳线的最低价,则仍可有所希望(但8根K线后即使不跌破中阳线的最低价,也要以信号失败对待);如果跌破中阳线的最低价3078点,则两个信号就属于最终失败。
日线的次级别上(日线其实已是中短线分析的周期依据,60分钟才是短线分析的周期依据,而15分钟是超短线分析的周期依据;因此才会有从30分钟周期中去寻找买卖点的说法,因为30分钟周期刚好是短线和超短线的折中),大盘仍是缺少了一个上涨波次。见下图:
上图为上证日线的次级别60分钟周期。上图中,目前大盘完成了A笔反弹和B笔调整(B笔内部为abc形态)。如果这是一个完整的形态,那么此后就应该还有一个C笔的反弹,而9月22日中阳线在60分钟周期中只出了四根上涨K线,未能出一笔上,也就是若完成60分钟周期的一笔上,理论上就需要至少再有一根K线的最高价大于3132点(为什么说只是理论上,是因为实际运行也可以不出,譬如3053点后面的突然性大幅高开就是此周期上的“割裂”状态。现在有10天的休市期,指数脱节也就是被割裂完全有可能发生)。根据上图形态提示,此一笔上的高度应基本与A笔相等,也就是大约应在3170点左面(注意这个点位其实就是30分钟周期9月7日的跳空缺口位置)。
如果细心一点还会发现,9月22日的中阳线,60分钟K线已经突破了本周期的下降通道上轨,此后回踩上轨未破(刚好在上轨得到了支撑),说明此周期的下降通道大概率出现了“变轨”;同时,此周期的趋势飘带已处于翻红状态,只是翻红后的红面积没有增大。因此就短线而言,节前的这些技术信号,大盘已属于易涨难跌;换句话说,节后大盘应有短线的再上涨,甚至开盘就直接上涨(开门红)的可能性。
但是,这些技术数据发生于10天之前,这10天内又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最终都需要反映到市场中(特别是开盘的那一刻),并且还属于积累性爆发,因此10天后的市场会否“割裂”,这些技术数据实质上已具有不确定性。概括起来,节后开盘以及当日运行至少脱不掉两个因素:恒大和外盘。
先说恒大。据传(因为本人不属于先知先觉,因此无法得到确切的数据,只能参考网传的一些信息;如果网传不准,就属于以讹传讹了),恒大债务为2.4万亿,大致可分三大块:银行(包括信托)债务7000亿,工程款及材料费7000亿,购房款7000亿。这三大块中,购房款的社会影响虽最大,但除房贷按揭有可能影响到银行外,其余对股市的冲击几乎没有;第二块工程款和材料费,如果建筑类或者材料类供应商有上市公司涉及其中(预计一定有),那节后这些板块的个股有影响将是肯定的。但除房地产板块外,其余影响力度或也有限;第三块也是影响最大的就是银行,如此大的借款一旦构成不良贷款,银行股被打压应在情理之中。而银行板块又是上证的权重板块,一旦银行板块出现下跌,则指数必定受到影响,甚至需防发生连锁反应。
因此从这一方面去正常理解,节后开盘包括节后短线走势有些凶险,需防出现极端性指数下跌的可能性。不过,A股历来的“尿性”就是不按常理出牌,越是大家都知道的信息,越会朝大家所预期的反方向走。譬如已受到A股影响的港股,恒大出事的第一反映反而是恒大股票大涨而银行股大跌(而且不分有无和恒大有关)。A股节后开盘会否反其道而行之还真不好说。但有一点却是可以确定的,既即便出现反其道而行,那也只能是短线或者超短线的市场行为,其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受不利影响而下跌(时间上的先后)。
再说外盘。A股放假期间,外盘的整体大致是一个涨跌涨过程,其中和A股关联度相对较高的香港恒生指数和富时A50期货指数也是涨跌涨(第一涨时,网上玩笑:A股休市果然是全球性利好);但有一点不能忽视,即这两个指数都跌破了前期低点而刷出了新低,而且是2022年12月以来的新低。见下图:
上图为香港恒生指数和富时A50指数的日线。节日期间的下跌,均跌破了此前的低点而创出了新的低点,并创出的低点还属于去年12月以来新的低点。假设A股没有休市,试想一下同步交易时A股是否也会跌出新的低点?由此,复牌后的短线如果跌破前低,譬如上证的3053点,是否属于合情合理?推演一下,现在不跌破但此后跌破的概率其实已经无法排除。不过好在外盘又涨了,譬如富时A50还三连阳;而这对于A股的开盘影响应才是最直接。也就是虽说节日期间外盘整体处于下跌状态,但由于离A股开盘最近的K线是上涨的,因此对于A股的影响,反而是下跌减弱上涨增强(至少开盘增加)。
据此,对于节后A股的预期大致可给予稍高乐观,即超短线甚至短线大盘有再上涨的条件和要求,目标仍然可等待反弹形态的最终完成;只是,需记得这只是反弹,既然是反弹就不可能是反转(网上看到一股评,说:大盘反弹可以持续性上涨。天!这不是“用你的矛刺你的盾”吗?既然是反弹就不可能有持续性上涨;既然可持续性上涨那就一定不会是反弹),反弹结束后仍会有新的下跌,而且一定需要跌破前面的低点。不过,这里需要区别大盘和创业板的不同。在前面两篇博文中,闵非提到了上证和创业板的情况,假设这些分析基本正确,那么今年底明年初就有可能是一个向上的拐点;但是,根据以往概率,创业板往往会前于上证和深成指筑底。也就是即便上证和深成指需要再跌出新的低点,但创业板却已经可以是底或者底部的区域了(以底部区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