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市指数严重背离及顶背离确认的后果

(2023-04-17 16:13:51)
分类: 就市论事(股市观点)

    今日大盘平开后一路震荡上攻,收盘为一根近期少见的中阳线。这根同比明显增量阳线的顶底和收盘价均上移,并收盘价3385点突破了37日的最高价3342点,已是日线出中枢一笔上的向上离开段。见下图:

两市指数严重背离及顶背离确认的后果

上图为上证日线。

上图显示,2885点开始的上涨,目前已是一个线段的第5笔(出中枢向上离开段)。第5笔上涨作为一个线段的“最后一笔”,大概率会与第3笔构成背驰(此处为趋背,也就是中枢背驰终结)。根据第3笔上涨幅度3310-3031=279点,那么第5笔的上涨极限值应为3217+279=3496点。今天大盘收盘3385点,离3496点还差了111点;也就是大盘短线还可以继续再上涨。并且,上周四为大盘日线一笔上的M3,周五收盘大于M3最高,预示正常情况下大盘还有至少2个高点(指M4);也就是今天收盘后,短线大盘至少还差了1个高点(今天为M3+2)。换句话说今天的3385点还不可能构成一笔上的最高点,此后还需要有更高的高点。

但是,在预期短线大盘还能继续上涨的同时,却需要做好必要的防控准备了,而且3496点只是极限值,真实的最高点可以是目前点位至3496点任何一个点位;也就是此处大盘的上涨,已可以随时终结。这里有几方面的因素,譬如大盘日线次级别的衰竭和背驰及与深证指数的背离。

大盘的次级别上,今天午后已是一个可衰竭状态。见下图:

两市指数严重背离及顶背离确认的后果

 

上图为上证日线的次级别。

目前大盘日线的次级别处于上涨背驰过程之中,也就是目前的一笔上还小于此前的一笔上。如果大盘就此停止上涨并出现下跌且还出一笔下,那么就可构成日线次级别的笔背驰终结(盘背)。当然,目前次级别的趋势运行良好,大盘出现快速下跌出一笔下的可能性相对还比较低,因此只要短线能够继续上涨,并且目前一笔上的幅度能够大于此前一笔上,那么日线次级别的这个上升线段就可以构成5笔上涨(目前是第3笔)。但这个上涨至今天下午或已经出现结构上的衰竭,因为上图显示:大盘30分钟周期完成了一个完善并可操作的TD卖出结构;60分钟周期完成了TD卖出结构严格组合13,两个周期构成了不同周期不同TD的共振,所以超短线大盘有衰竭并回落应已属正常。

不正常的情况发生在一个市场两个指数的顶背离上。

今日上证大涨(其实赚钱效应并不明显),并创出2885点以来新高;但深成指虽说也收阳线,却只是小阳线,并深成指别说创日线新高,甚至连日线的次级别都未能创新高。如此,市场的两个指数就构成了顶背离。

后市,如果3个交易内深成指也能创出日线新高,那么就表明上证今天的新高是正确的,后市的市场将继续上涨;反之,就说明今天深证为正确,此后的某一时间转跌将不可避免。

所以,如果看好市场上涨,就需要验证深成指的短线能否大涨并也创新高。看一下深成指目前的收盘11855点,离前高12246点还差了391点(3.26%),3个交易内如果能够出现持续性上涨,也不能说一定不会创新高;但看一下形态可知,深成指创新高其实不太可能。见下图:

两市指数严重背离及顶背离确认的后果

 

上图为深成指日线。

深成指与上综指2月份回落的区别在于:上证一个线段的第4笔为中枢形态,其最低点始终处于第2笔中枢的上沿之上,也就是未被下面的中枢给拉回,因此后市的再上涨可构成“三买”;深成指一个线段的第4笔回落,其最低点已被第2笔的中枢拉回,且第4笔的收盘价还与第2笔的收盘价重叠,因此此后的再上涨就不是“三买”。这就是上证第5笔能够创新高但深成指的第5笔难以创新高的原因所在。因此按此预测,短线两个市场构成指数间的“顶背离”其实不可避免。

那么,两个市场构成指数“顶背离”的后果会如何?这么说吧。如果要选一种预测准确率最高的技术分析方法,市场顶背离(指数,不是指标)要说第二就不会有第一。

事实上,市场出现趋势性涨跌转换,大约有一半可见到指数“顶背离”和“底背离”的身影。这种背离可以在日线本身,也可以是日线的次级别,还可以日线与日线的次级别共同背离。最典型的案例,发生于2018年的一月,也就是“股灾”4.0版的下跌。见下图:

两市指数严重背离及顶背离确认的后果

 

上图为上综指和深成指20181月前后的K线图。

    上图中,上证于2018年开年持续上涨了一个月,突破此前最高点;反观深成指,2018年一月中旬后也有上涨,但力度远逊于上证,并最终未能突破201712月的最高点。两个指数于2018年一月底构成明确的“顶背离”,此后大跌。如果细看一下,深成指形成的最高点时间是2017年的11月中旬,而同期的上证并未能形成高点;也就是说在2017年的11月中旬,两个市场已经有过“顶背离”了,只不过当时是深强沪弱,而最终确定大跌时却转换成了沪强深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