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K线以及K线形态之“覆盖线”

(2018-12-09 10:02:13)
分类: 《投机取“巧”》(系列课程)

17.覆盖线:

有时候K线并不会出标准“抱线”,而是出类似于“抱线”的K线。这类K线的右侧K线不一定完全“抱住”左侧K线,不过形态其实仍属于“抱线”性质;为加以确认,因此需要此后K线的再确认。

条件:

1)下降覆盖:由四根K线组成,依次为阳、阴、阳、阴(形成空吃多格局);第一根阳线处于上涨过程之中,第二根阴线高开低走形成“抱线”(并不一定要完全抱住左侧K线,但至少需要抱住大部份或者收盘价切入实体大部),第三根阳线(低开、平开、高开均可)收盘价再度切入至前一根阴线实体内,似乎在否认“抱线”,有时甚至可基本吃掉第二根阴线实体的大部,但紧接着的第四根阴线再次下跌(中阴、小阴均可;实体越大今后下跌力度就越强),价格再次跌破前一根K线实体的二分之一以上甚至更低。

2)上升覆盖:由四根K线组成,依次为阴、阳、阴、阳(形成多吃空格局);第一根阴线处于下跌过程之中,第二根阳线低开高走形成“抱线”(并不一定要完全抱住左侧K线,但至少需要抱住大部份或者收盘价切入实体大部),第三根阴线(低开、平开、高开均可)收盘价再度切入至前一根阳线实体内,似乎在否认“抱线”,有时甚至可基本回撤至第二根阳线实体的大部,但紧接着的第四根阳线再次上涨(中阳、小阳均可;实体越大今后上涨力度就越强),价格再次上涨超过前一根K线实体的二分之一以上甚至于更高。

性质:覆盖线是价格经过连续上涨(下跌)后形成筹码的超买(超卖)而大量释放;但此时买(卖)盘却不想继续追高(杀跌),从而形成涨势(跌势)被破坏而覆盖;因此是一种见顶(见底)信号,表示今后下跌(上涨)概率较大;其中“抱线”的出现本身已具转折信号,而后面的覆盖又确认了这个转折。如果此时成交量还放大,则可信度就更强。

案例一、

K线以及K线形态之“覆盖线”
上图个股前期有过明显的趋势性上涨。第一根阳线创出新高,而第二根阴线却高开低走,成交量放大,第三根阳线又低开探底回升,收盘价切入至前一根阴线之内,形成了左侧交易中的短线看涨“哎呀”形态或者定式K线中的“曙光初现”形态,但第四根K线未能上涨而是再次下跌,从而“覆盖”确认。此后价格以跌停的方式连续下挫。

案例二、

 

K线以及K线形态之“覆盖线”
上图个股前期大幅下跌。第一根阴线刷出新低,但第二根阳线却平开高走,收盘价高于前一根阴线,不过第三根阴线却又低开低走,似乎又要形成破位,好在第四根阳线低开探底后回升,收盘价高于第二根阳线,完成“覆盖”确认(注意第四根K线为“单针”,但这里属于“覆盖线”,因此不再单独回踩)。此后股价快速上涨,从3.87元一路回升至5.49元。

案例三、

 

K线以及K线形态之“覆盖线”
上图是大盘3684点下跌至2638点前后的走势。2638点后的四根K线形成了“上升覆盖”,从而开启了为期两年从2638点至3587点的反弹。

注意事项:“覆盖线”通常出现在上涨(下跌)行情的末期,是一种技术上的见顶(见底)信号(至少是滞涨滞跌信号),因此在第三根K线出现时就应引起高度重视。不过有时“覆盖线”还会出现于下降趋势的反弹后或者上升趋势的调整后,如此就更加强了原有趋势的延续。“下降覆盖”中的阴线越长,对阳线吞噬越多,看跌意义越强;“上升覆盖”中的阳线越长,对阴线吞噬越多,看涨意义越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