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投资的角度去选择股票的标的(一)

(2018-10-15 07:12:55)
分类: 《投机取“巧”》(系列课程)

不知为什么突然会有一种想法,想将股市二十多年摸爬滚打的体会、心得、经验等整理出来,用文字、图表和案例的形式呈现给股市有缘者;而且这一想法瞬间便形成了冲动,于是便有了以下的内容。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任何内容都不属于笔者首创,是从他人的理论、经验或者案例引渡、借鉴而来;对于笔者而言,只是起到了综合和归纳,从而将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所谓的交易系统。但这个交易系统虽说笔者以为对自己有用,而对其他股友恐怕并不会见得适合,因为人性的不同对待事物的看法往往也会有所不同,这或许就是“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吧。不过笔者相信,仅从股市的投机技巧而言,只要您能读懂内容中的细节并领悟其中的奥秘,应该会有所启发和帮助的,至少能举一反三提高操盘过程中对于技术分析的理解,从而厘清思路而不再受各类消息的诱惑和影响。

实际上,这也是促成笔者“冲动”的原因之一。但及至下笔,冲动归冲动,却又不知从何而起始。因为对于笔者来说,技术分析(技术面)虽可略算“强项”,但其它“面”的分析,却明显见识不足或者知识面不够,而操作股票的第一件事便是买什么股票的问题?尽管,单从技术面角度也能选择股票,而且有时效果也还确实不错;但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实战,笔者深深体会到,选择股票标的也就是选哪一只股票作炒作对象,仅通过技术面分析还远远不够,其中风险控制虽说可以通过“止损”来达到,但总不能经常性地止损吧?而且对于散户来说,手中也就那么点钱,经常需要止损,又能够折腾几次?所以,选股的问题,具体点说股票标的问题,还是从基本面出发更为靠谱,这样即使短期被套,但由于个股的基本面不存在问题而且经过分析具有成长性,那么后市甚至可以不通过“止损”也能翻本或者赢利。

促成笔者“冲动”的另一个原因,是笔者自2015年起开始写股评博客,至今已成功地预测到了几次顶、底,从而吸引了一批“学生”和粉丝。这些“学生”和粉丝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譬如买什么股?何时买股、卖股等。说实话,对于个股远没有大盘好预测(所以在博客中才只是分析大盘而极少涉及个股),因为大盘之所以叫大盘,是一个集上千只个股于一体的指数,被操纵难度和可能性会低许多;而个股情况就完全不同,个股特别是那些盘子比较小的个股,往往一个机构甚至于一笔大资金就能左右当天的走势,想准确预测其实非常之难。事实上,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种技术分析方法或理论能够令所有人信服并且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因为,即使真有一种技术分析方法或理论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能够起到作用而被认可,但随着了解、认识、信服、遵守的人员增加,时间推移过程中就会产生反作用,原因就是股市永远是少数人赚多数钱的场所,当大家都在应用时,这个技术或者理论也基本就失去了时效,有时甚至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否则那些少数人又如何能赚多数人的钱呢?所以,选择股票标的,还是应从基本面出发,作价值性投资发掘,在以投资的角度选定标的介入后,再进行技术性提示的“择时”买卖,或高抛低吸(左侧交易),或追涨杀跌(右侧交易)。

进一步叙述,投资(基本面)和投机(技术面)是相辅相成的一对孪生兄弟,两者不可或缺。极度的投机,虽说一时可以获得暴利,但放在一定的时间周期之内,风险随时可能暴发,几年甚至于一辈子的投机获利,可以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一代投机天才,传奇性人物杰西利弗莫尔就是最好的案例(利弗莫尔著有《股票作手回忆录》和《股票大作手操盘术》,通过这两本书,可以基本窥视他的投机轨迹。利弗莫尔从每日只赚1美元的小职员,通过股市投机交易,短短几年便名声鹊起,直到成为那个时期的亿万富翁——注意: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亿万富翁。但在随后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中,却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为那时他不但已经亏光了本金,而且已经负债累累)。而纯粹的投资,由于过程相当漫长,除非具有对投资企业的深度了解或者本身持有的股票成本非常之低(如原始股),否则一般的又贴近股市的人就根本无法耐受资产的不断起伏(涨,经不起利益的诱惑;跌,经不起损失的恐惧)。笔者在上世纪九十年初曾重仓持有过云南白药(重仓云南白药的原因,是笔者孩提时父亲曾长期出差云贵,每次都会带一点云南白药回家,因此对此产品略有了解),当时买入的价格在6元左右。无疑,如果以现在的角度来审视,长期持有此股是利益最大化的最好选择;但那时一则对于获利后的诱惑无法把持,二则当时想到了购房(实际,以当时所购房的价格随着现在房市的大涨,仍难以追平长期持有云南白药的利润),因此也就没能够继续坚守。

将投资和投机相结合做得最优秀也是最成功的案例,恐怕非巴菲特莫属。确切地说,巴菲特属于偏重于投资,因为他的十大投资理念:“找出杰出的公司;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押在高概率事件上;要有耐心;不理会短期波动;稳中求胜;简单、传统、容易;永远不许失败;一鸟在手胜过百鸟在林;不迷信华尔街,不听信谣言”都是从投资的角度出发而构想的思路;但从上面的投资理念中,也可以读出巴菲特绝不是一个纯粹的“投资者”,当发现风险来临时,脚底抹油也会选择投机退出。对于中国股民来说,巴菲特经典的神来之笔就是中石油(在中石油这只股票上,中国股民都是泪,而巴菲特却赚得盆满钵盈。中国股民知道或者说认识巴菲特,也就是在那个时期)。但从巴菲特在中石油的操作过程中,可以看出是用投资的方法购入,然后用投机的方法抛空。或许就是因为巴菲特对于投资和投机如此熟练的运用,因此直至今日,仍属于股市里“神话”般的人物。(未完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