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市场误读了的利好

(2016-05-21 14:03:41)
分类: 就市论事(股市观点)

  本周大盘收出了一颗阳十字星,从形态看具有“变盘”可能,而且由于大盘处于相对低位,“变盘”似有向上性质;不过综合分析认为这种向上“变盘”概率仍较小,原因是此处应仍不具备周线级别的向上“变盘”动力。更大的可能或是上半周反弹做出周线的上影,下半周重回下跌趋势。理由很简单:尴尬的位置、低迷的人气、谨慎的主力、不足的量能。

  上周周评《大盘“底部”分析及下周操作建议》认为:尽管大盘已四周收阴,但中线仍难言乐观,2781点大概率不会是“底”;但从短线说,这个2781点的“底”已初步探明,下周应出相对可操作性机会,并给出了两种操作思路,建议短线可适度参与,见好就收不过于贪婪。从全周的走势看,大盘周一收阳后随即下挫留下上影,后再次确认2781点,并于周五低开高走后收假阳终止四连阴。这个走势“虎头蛇尾”,中间还留下了一个日线级别的跳空缺口未封闭。由此,留下了一个下周仍有继续反弹的悬念,从而周五博文才认为《下周大盘或先扬后抑》。但这个“先扬”的高度至少目前仍认为极其有限,理论上以补缺为主,高度暂设2860点,极限2896点。由于目前大盘究竟已是C4反弹或者仍是C3延续无法相对明确(至少需等到下周四才会相对清晰),因此虽说短线操作仍可适度持股做多(只逢低不追高),但中线仍需防空头反扑;理由周五收评已列,此处不再赘述。

  一般而言,笔者博文只分析大盘的技术,极少涉及其它内容,长期关注本博的朋友应该已注意到了这点(所以对于每个个体的操作,在大盘上可列本博为参考意见,但具体到个股还需自己选择)。不过,由于本周有几个消息读后颇有些想法,所以今天谈一点这方面的看法。

  首先是跨界定增和中概股回归问题。56日、9日两根阴线的“导火索”是市场传言管理层将取消跨界定增和中概股回归,但上周未证监会又辟谣,从而引发了本周一的反弹;但市场随即意识到,不否决并不代表还能够跨界定增或中概股回归,形式上的存在而实际上的严控甚至于不存在,是目前可以预见的事实,随后两个案例的被否,更加证实了上述观点,从而又导致了周三大盘的跳空低开。其次是借壳问题。监管部门明确表示,为防止市场非理性炒壳,将进一步严格规范借壳类并购重组,执行与IPO等同(此前表述为“趋同”)要求。这样一来,借壳上市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第三是忽悠式重组问题。管理层明确要“严厉查处信息披露不实、'忽悠式'重组、不履行承诺及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并对停复牌作出限制。以上三个消息,无论从何种角度去理解,对于A股市场无疑都是实实在在的利好,因为A股市场对于“圈钱”早以“深恶痛绝”,而这三个消息对于另类的IPO圈钱,正是购成了明显的限制。但市场的反映却与这些内容截然相反,每当出现一个利好,回应的必是下跌。为何会如此?笔者以为这其实是A股实在已病得不轻所致。市场反对“圈钱”,但市场又热衷于参与“圈钱”,并无怨无悔地为“圈钱”者抬轿,从而分得些残羹冷炙;参与重组如此,埋伏ST借壳也是如此(申购新股其实也是如此)。在这些消息出来以前,无论重组还是借壳,大量资金已经进入;现在消息出来说“不”,于是这些资金便纷纷“夺路而逃”,整个市场被胁迫而下挫,从而形成了明明是利好而市场却下跌的尴尬境地。但从中长期看,只要管理层对这些制度持之以恒并对此类题材炒作给予实质性教训,则扭转这种“劣币驱良币”局面应是大有希望。另外,本周基金业协会拟定的关于股票杠杆上限由10倍下调至1倍的“八条底线”《细则》征求意见稿,同样具有上述利好成份,可遏止大资金或机构找漏洞掀风作浪。所以说,以上利好是被目前市场理解错误和无形放大的结果,是A股“脱胎换骨”前的阵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良币驱劣币”局面的形成(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一定有利于中国证券市场平稳地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