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锱铢必较终致颗粒无收

(2015-11-18 16:25:28)
标签:

锱铢必较

颗粒无收

分类: 就市论事(股市观点)

  承接昨日午后下挫,今日大盘平开后震荡盘下,最低3574点;尔后在房地产、医药商业的带动下小幅反弹。午后复盘,房地产板块上涨乏力,大盘再次滑落;此后,尽管银行板块“强势”拉升,但证券板块却持续低迷,致使大盘尾盘再度下挫。截至收盘,大盘收出的是一根略带上下小影的小阴线。

  形态上,这根上影12点下影10点实体37点的阴线,表明当日空方基本占据主动,买方力量被有效狙击,后市仍有调整要求。组合形态亦表明,今日阴线已切入周一阳线的一半;且自114至今的圆弧顶形态进一步加强,后市仍有继续下跌之可能。

  量价关系上,今日大盘明显缩量(换手1.62%),表明市场主力性买盘正在减少,但市场惜售心态也较浓,短线或有反弹;不过,如果此处不能止跌反弹,则一旦引起市场恐慌,大幅下挫的概率也同样存在。

  主力大单显示,今日两市主力大单继续持续性大幅净流出(-728亿),其中大单在上午11点略有回流,但全天仍基本和大单一起为持续性净流出状,表明主力对于后市仍显谨慎。板块上,除房地产外,今日基本无明显净流入板块,包括银行;而净流出较大的仍属证券、机械、电子、医药等,表明市场热点极少,赚钱效应缺失。

  均线上,继昨日跌破5均后,今日大盘已跌破10均和年线;明日5均将继续下移至3586点左右,10均将平移至3609点左右,5天均线已成功跌破10天均线,短期均线系统走弱。后市这三条均线都将成压力位。目前20均在3500点左右,届时应有一定支撑。另一个更为严重的信号,是昨天博文提示的“明日大盘如果下跌,将无疑跌破10均;而如果此后一天反弹不能站回10均,则从技术上说大盘M头就将成立。”因此,周四大盘能否站回10均已至关重要。

  指标上,MACD红柱继续收缩,数值以至极限,DIF下移,与DEA几乎黏合;明日大盘如果不能上涨,则两线就将形成死叉,其后果就是昨日K线长上影叠加MACD死叉,阶段性筑顶标志确立。KDJ开始向下发散;RSI快速线死叉慢速线;OBV量能潮进一步下移;ASI死叉后快速下移。表明大盘趋势性转折进一步得到证实,如果周四大盘不能反弹,则以上数据都将确立;而一旦这些数据得以确立,则表明大盘上升趋势已被扭转。

  结构上,大盘大、中、小各周期都呈弱势,其中日线结构亦已岌岌可危。

  中午博文认为:上午大盘基本是一个围绕年线震荡的格局,前半小时K线组合为三阴一阳,基本定调了全天走势震荡偏弱的格局。上午量能明显不济,如此量能也不太可能组织起有效上攻;而且主力大单仍在净流出,板块仅房地产有24亿净流入,机械、证券、电子信息仍列净流出前三,热点不够。由于目前三线黏合(年线、5均、10均),虽还不能确认短期均线一定会走弱,但此处大盘只要稍稍下跌,效果立马就将体现,此种格局小心应对当属操作纪律。进一步说,只要今日大盘收出稍大阴线,日线MACD就将形成死叉,加上分时大、中周期仍处弱势,因此等待信号明确应是最佳选择。

  从下午的情况看,上午所定调的全天震荡偏弱的格局保持至终,各类信号进一步“恶化”,但真正可以确定的信号仍需等待周四结果。不过,尽管目前给出的各类信号都不太乐观,但市场再起一次反复的概率却仍然存在,特别是创业板,由于连续两根阴线已切入至周一开盘价,因此形态尽管已相当“恶劣”,但由于短线有些超跌,此处来一个反弹也不用特别奇怪。不过需注意,如果真有这种反弹,则就是你短线“最后逃命”的机会,而且短线弹得越快,逃得也应越坚决,绝不能拖泥带水。

      散户做股票,如果你以投机的心态,真的就需要学会空仓,锱铢必较热衷于每一天涨跌的最终结局终至是颗粒无收。只有认清波段,在大势所趋的前提,在确认阶段性底部区域时敢于重仓持有,哪怕短线仍在下跌;在确认阶段性顶部区域时敢于轻仓或空仓,哪怕市场还能继续上涨。事实上,今年“股灾”的三个重要“顶部”,本博都及时给出了相应提示,其中5178点《表面平静孕育风险,市场调整近在咫尺》和4006点《等待、观望或是不二的选择》是提前一天给出的观点;4184点产生的前一天7月23日也给出了《突破之后仍不宜盲目追涨》的结论,7月24日周评更是预见性地提出《下周大盘或先抑后扬》。此后市场完全佐证了这些结论的准确性。当然,这些博文其实还有一些铺垫,因为“顶”是一个区域,走出这个区域需要一个过程;能够预测到“点”的那是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