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亢龙有悔”,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2015-04-06 16:41:09)
标签:

大盘

全周

净流入

本周

大单

分类: 就市论事(股市观点)

  本周大盘收出的是一根高开高走光头光脚的中大阳线,周涨幅为4.68%,是连续拉出的第四根周阳线,再创本轮行情新高。这根阳线显示多方力量仍然强大,后市仍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量价关系上,本周量能相比于上周略有增加,全周成交金额达到了3.3万亿,继续保持着“天量”水平。表明市场人气亢奋,交投活跃,只要量能继续能够保持此种水平(不大幅放量或大幅缩量),后市大盘就应仍有做多的动力。不过,本周主力大单净额仍无明显起色。全周两市主力大单仍为净流出状,其中上证以大盘股净流出为主,深证以小盘股净流出为主。板块方面,全周主力大单净额净流入最为明显的板块是证券股,达118亿,而航空航天和煤炭采选虽也略有净流入,但金额极其有限;全周主力大单净额净流出最大的板块为房地产(-217亿)、工程建设(-172亿)和电子信息(-115亿)。表明主力对于后市实处谨慎态度,特别是对题材股(包括二线蓝筹题材股),已表现出坚定的出货意愿。当然,由于市场人气旺盛,因此作为市场交投活跃最得利的证券股,一季度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可以预期,从而导致了市场的“热捧”也亦在情理之中。

  均线上,本周大盘继续远离5周均而强势上行,目前周短、中期均线均处多头排列,且还是非常强势的多头排列。其中60周均已经上穿年线,下周更有望上穿500周均线。表明大盘上涨气势如虹。指标上,周MACD红柱继续加大,DIF与DEA开口亦进一步增大;周KDJ继续多头排列,其中J值钝化,KD值处强势阶段;周RSI处强势区域;周美国线紧贴布林线上轨向上运行。表明大盘中期向上趋势仍保持完好,后市仍有继续上涨的机会。但是,指标同时也显示:在大盘连续创出新高后,周MACD红柱却并未同步快速增大;周KDJ向上力度与大盘创新高力度相比也不匹配;周RSI处于顶背离状态。显示大盘在上攻不断刷出新高的同时,指标显得过于“拖沓”,已需提防大一些的调整即将到来。

  上周博文《5.30会来,但不会是现在》认为:5.30市场强烈震荡时,一线大蓝筹股一般亦已有了不小的涨幅,市场不经过强烈的洗盘,则就不可能出现此后的6124点;而现在再去看看这些大蓝筹,他们大都还趴在底部,更何况今年1月还刚刚清洗过一次,目前甚至还未回到去年12月份的高度。也就是说,这类股票并没有涨出可以用来打压的空间。而如果这类股票不参与大震荡,则大盘一般不可能出现如5.30一样的强烈洗盘。但是,目前没有条件并不代表今后就不出现这样的条件,一旦这类一线大蓝筹有过拉升,则5.30式的强烈震荡就随时有可能出现。从这一点上讲,下周大蓝筹的崛起也就不是没有可能了。

  从本周市场的走势看,以银行股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虽亦跟着大盘有一些上涨,但其涨幅却仍落后于大盘,且周线收出的仅是一根带有长上影线的小阳线,其10周均线甚至还处下降态势(且还即将死叉20周均线),特别是周MACD未能出红柱,其周DIF虽说已开始向上拐头,但与DEA也并未形成金叉。说明银行股即将面临选择,或突破后开始大幅拉升上涨;或就此回调继续蓄势。

  关于银行股,本周却有利好存在。今日消息面上传来央行发“红利”,信贷资金将支持证券发行注册制。认为:信贷资金证券化既利于盘活存量资金拓展融资渠道,又可稳定银行业绩提升资本充足率。因此,借着市场旺盛的人气,下周“大象起舞”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周末同样也有着两个较大的利空:一是证监会打击两融风声再起;二是被市场寄予厚望的社保基金扩大投资范围并不包括直投股市。两条利空加下周新股的发行,也真够市场喝一壶的了。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小长假后的本周股市已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如果仅从技术上理解,大盘应能继续上攻,本周甚至见到4000点也不作为奇。但技术面是必须服从基本面和政策面的,因此,如何理解“利空”和“利好”,将是市场选择短线方向的重要决择。不过,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对于中长线来说,大盘今后的涨势将会更大,3800点远不是今年行情的顶;但对于短线来说,大盘离4000点已仅剩140点,大一些的调整随时都会来临。《易经》乾卦告诉我们,做股票也需要“元、享、利、贞。”其九三爻卦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告诉我们,在大盘中线将进一步上涨,卦象从下乾转而进入上乾之时,其小周期(也就是短线)或已处于“亢龙有悔”的上九阶段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