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大盘月线强势上攻月均线 |
分类: 就市论事(股市观点) |
本周大盘在国外股市大跌和国内“利空”不断的打击之下,收出了一根带有长上影的光脚大阴线,周跌幅4.2%,终结了周线九连阳(包括一根假阳),宣告了上周受利空打击而大幅低开后展开的快速上攻并刷出新高收出的假长阳为多方诱惑,形态上已表露出向下的转折并已进入了调整的周期。
量价关系上,本周大阴相比于上周假阳属明显缩量,其中5周均量已处10周均量之下,趋势缩量也非常明显,表明市场开始谨慎,追高意愿不强;但同时也表明筹码锁定性尚算良好,市场并未出现恐慌。这样量能的最大可能,或是大盘的主动性借机回调,而不是筑顶完成,其目的,仍然是为了攻击3478点的完成。
从均线上看,本周大盘已跌破5周均,且已逼迫5周均露向下拐头迹象;但仍站于10周均之上,且周均线系统仍是多头排列和强势上攻态势。因此,至少从目前的周均线系统来说,大盘仍只是结构性的调整而不是系统性的筑顶完成;当然,此后如何演变现在谁也说不清楚,只能暂时走一步看一步了。
指标上,MACD红柱继续收缩,DIF与DEA开口开始收缩,且DIF初露拐头迹象,表明大盘中级趋势虽仍属多头排列,但多头的强势上攻态势已被遏止,后市或转入调整。KDJ结束连续“钝化”而形成“死叉”,但未向下发散,表明大盘短线亦将步入调整。RSI结束钝化而快速下移,终于终结了连续的严重超买,且短线略现“超卖”;也就是说,大盘短线虽结束了强势的上攻态势,但如若继续大幅下挫,就可能迎来亦是大力度的反弹。美国线开始脱离布林线上轨,表明大盘强势上攻态势结束,且布林线下轨开始收口,也就是“血盆大口”有闭口之可能;但美国线仍处布林线中轨之上,大盘中期上攻趋势并没有终结。
由于周五收盘恰好是今年1月的终结,因此也有必要分析月线状况。
本月大盘收出的是一颗标准的阴十字星,终结了八月连阳。仅从形态上看,下月大盘将再成变数,因为一般而言,连续上攻(或下跌)后的十字星,表明市场多空的分歧加大已处“势均力敌”,任何一方都有可能或者能力将大盘推向自己所需的意愿的方向。不过,由于月线是八连阳后的十字阴星,因此二月份大盘走阴的概率或许要大一些。当然,从大的趋势去看,由于去年11月大盘已成功突破了6124点下跌以来的原始下跌通道上轨,长期上升趋势的形成已经确立,因此此后的任何调整,都可理解是为了上涨的蓄势准备。
就月线的均线系统来说,5月均线在金叉了60月均线后继续上移,10月均线下月也将金叉60月均线,20月、30月均线也已开始上移,表明整个均线系统都处于强势上攻态势之中;但是,由于大盘上攻“过急”,其与下方均线的乖离有些偏大,因此已存在“修正”的要求。指标上,MACD红柱继续增大,DIF与DEA结束长期“纠缠”开口增大。股市谚语云:“横有多长,竖有多高。”大盘月线DIF与DEA“纠缠”平移已达五年,以此推论,大盘上涨五年也不是没有可能。当然,此种上涨也不可能“一气呵成”,就本月来说,KDJ已结束上移而出现了J、K值的拐头,表明2月份大盘收阴的概率较大。至于月RSI处严重超买和美国线站于布林线上轨之上等,都表明大盘2月应进入调整。
以上是从技术上得出的周线和月线大盘或将进入结构性的调整周期(非系统性的调整周期),那么消息上呢?
周末,民生银行的“地震”或将改变原有的银行股调整结束率先反抽的格局,加上新股IPO的上市速度和家数超市场预期和1月官方制造业PMI创28个月新低等,可谓“利空”不断。由此,下周大盘周初走弱似乎已不可避免。不过,“新年首月百城房价告别8连跌,一线城市全线上涨”对于房地产股可算是一个不错的“利好”,或能“缓解”一下大盘的下挫节奏。
就后市而言(春节之前),大盘或可能先抑而后扬。
周初大盘继续下挫,止跌于3095点之上属正常,止跌于3173点之上属强;3095点不能止跌属弱;若2934点不守,则极可能进入中级调整;极限位置在2834点,此位置如果仍不能坚守,则整个行情就需重新思量了。考虑到春节临近(节日情绪)和新股即将发行,是否可以这样预测:周初大盘继续下挫,于新股发行之时企稳,并于新股申购资金冻结之时转折,等解冻资金出来后再推升。不过,这仅是继以往的经验得出的预测,市场会不会真的这样走还需届时再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