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狂想曲”

(2015-01-02 15:05:22)
标签:

股票

注册制

大盘蓝筹股

大盘

审核制

分类: 就市论事(股市观点)

  2014年,大盘收出了一根略带下影的光头大阳线,全年涨幅达53%,在“熊冠全球”四年之后而又“雄冠全球”,基本收复了自2010年下跌以来的失地。这根阳线的成交金额达到了37.4万亿,超过了2007年的30.5万亿和2009年的34.6万亿,为历史最高年成交金额。因此无论从形态还是量能上判断,2015年的大盘,应仍有继续收出阳线的能力,其最保守估计,突破2009年最高点3478点应不是问题。

  均线上,2014年大盘承续了2013年大盘20年均线的支撑,突破了压制大盘两年之久的5年均和10年均,收盘已稳稳地站在了这两条均线之上,年均线系统表明,大盘在触底1974点成功后,已转而开始了向上的攻击;惟一的缺憾是5年均仍处于10年均之下而未能形成向上金叉,提示来年大盘或仍有反复。指标上,MACD微露红柱,DIF在2013年死叉DEA后,2014年反身转而又金叉了DEA线,形成了向上动力的“空中缆车”形态;KDJ继续空头排列,但D值下降趋稳,K、J值已向上拐头,表明大盘正处于向上转折期,且仍有继续向上的要求。

  去年开年的第一篇博文《主板已成“打酱油”场所》指出,主板作为国企改革大盘蓝筹股的“集中营”,其成交量却每每低于深综指,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固然,此后不久,上交所便自感“如芒在背”;至2014年下半年,主板在大盘蓝筹股持续“暴炒”的带动下,量能迅速回升,非但超过了深综指,且还接连爆出“天量”,显示场外增量资金在流向主板的同时,更集中地流向了那些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特别是股指上涨成交放大后直接受益的证券股。由于超大资金的进出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因此从目前的情况看,主板行情应仍有继续延续的可能,也就是说,在“天量”资金的推动下,2015年的行情仍值得期待。因为从季线看,大盘非但已经站上了30季均线,且5季均线已上穿了10季均线和60季均线;特别是MACD,DIF已在底部成功金叉了DEA,这样的大周期技术指标多头形态一旦形成,至少已基本保证了明年市场的多头格局。

  笔者写博一直以来都比较保守,但现在已有人喊出了万点论,2015年大盘冲破一万点,这种“狂想”,笔者是连想也不敢想的;创出6124点新高,笔者认为也绝无可能。因为大盘冲破6124点,没有大盘蓝筹股大幅度上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试问,当大盘在6124点时,大盘蓝筹的价位又是多少呢?告诉你:中石油是48.62元;工商银行是9元;建设银行是11.58元;农业银行是7.58元;中国人寿是75.98元;中石化是29.31元;中国平安是149.28元;交通银行是17.08元;中国神华是94.88元。而现在这些股票的价格又是多少呢?你让他们在2015年的一年中翻一翻甚至于翻几翻,你自己想想有这种可能性吗?

  而2015年最不确定的因素,还有一个注册制的问题。在新股发行问题上,迄今为止,管理层是“屡败屡改”又“屡改屡败”;市场对于新股的发行,不是“谈虎色变”就是“恶意暴炒”,时时处于两个极端,加上在新股发行问题上的利益寻租,可以说,现在的审核制已基本走进了“死胡同”。要解决上述问题,注册制确实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特别是在改变“权力寻租”和“利益寻租”两个问题上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注册制的根本问题是要解决好上市公司的“欺诈上市”。试想,现在的审核制都有欺诈上市行为,注册制又将如何加以限制?在商品经济时代,商人们“无利”是不会起早的,对于几倍甚至于几十倍的利益,如果没有极其严厉的手段加以限止,一定会有人“铤而走险”,“一放就乱”根本就不用怀疑。只有在“严弄竣法”的威摄下,从法律上保障合法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让欺诈者“倾家荡产”,做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才能有效地保证注册制改革的成功。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别说是对于欺诈上市的公司或个人的“集体诉讼”了,甚至于这些欺诈上市的公司股票,也在打着“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旗帜下,仍堂而皇之地在挂牌交易。另外,退市制度在一而再,再而三地“改革”后,也仍然挂着“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幌子而“雷声大雨点小”,至今仍然是“吃而不拉”。所以说,实行注册制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作保障,那就是一个大利空,是一个将会榨干二级市场投资者血汗,造就一级市场几个人财富的金钱游戏(尽管现在的审核制已经如此,但审核制毕竟还会考虑到市场的承受力,而严格意义上的注册制,将不受“量”的限制)。

  但是,中国的事情有时会很“奇妙”的。正如前几年的分制改革一样,为保证注册制的“成功”推出,短期市场极可能有“积极的效应”,加之超级主力(往往具有国资背景)的“推波助澜”,在这样一个“重大利空”面前,市场会“自圆其说”,届时,利空或会被说成利好,一波“波涛汹涌”的大行情,将大盘推上几千点也绝不是没有可能。只不过,“波涛”退去后,又不知将有多少散户成为“股东”而站在了“高高的山岗上”。

  当然,如果在注册制推出以前,管理层已经完全并充分地做好了准备,包括法律层面包括赔偿机制的准备,那么,注册制的推出,确实比现行的审核制优越。可以这样预想:如果上市公司在法律的威摄之下不敢虚假陈述和欺诈上市,那么,上市的公司必定都是“优质”的资产,其向外发布的信息也都是真实可信的,市场将会是一个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市场投资者“买者自负”也不会有怨言,中国股市已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如果真是这样,那么2015年,甚而至于2016年或者更后的年,中国经济只要不出现大的危机,牛市将不请自到。

  综上所述,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政策上,哪种情况的出现,至少于2015年应都有至少一次较好的行情,其最保守的估计是能够突破2009年的3478点。但现在的问题是,2014年指数的上涨,并没有给大家带来多少“实惠”,反而是“熊市中赚来的钱赔在了'牛市'”。已经过去的事情笔者不想再多说,现在需关心的是如何做好2015年的“功课”。2015年(至少在上半年)仍可能继续着2014年下半年的“任性”,也就是股市“割裂”状态或会越演越烈。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一个事情需要理清楚,这是决定散户朋友今后择股的方向,那就是2014年下半年大盘股为何会涨?或许有人会说是“新国九条”所起的作用;或者会说是“央行降息”和“沪港通”等等,但我告诉人,那些都不是“主流”,主流是“国企改革”和“注册制”。2014年下半年股市的上涨,只是这两个重要因素的“预演”。国企改革和注册制将是今后管理层需要完成的两个最重要的任务。大盘蓝筹股一般来说都是国企股,如果不炒出一个好价格,“贱卖”了谁来“负责”?何况,不炒高指数,场外资金就不可能进来,而仅靠场内资金,又如何能够发得出已积存的600多家新股?而需完成这等规模的新股发行,注册制将是一个最好的办法。弄清了这一点,2015年选股就有了根本性的方向,那就是:以金融蓝筹股为首选,其它大蓝筹股为辅选;见蓝筹涨不动时短炒一下题材股,见蓝筹股跌不动时继续快速跟进蓝筹股,做好波段性滚动操作。这就是笔者的《2015“狂想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