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沪港天量大盘上周 |
分类: 就市论事(股市观点) |
上周博文认为,大盘其中之一的变化就是周一或会收复上周五的上影,且如果力度够强,则“应突破2454点创出新高,进逼2470点一线”。不过,由于上周五冲高失败,形态已成调整势,虽总体仍属正常的技术性整理格局,但亦需防备大一点力度的洗盘动作。因此是“先防范风险,再考虑赚钱”。
本周初大盘“突然”受沪港通影响而极强攀升,周一便全部收复上周五上影且刷出新高从而进逼至2470点以上,但随着周二的“天量”冲高回落,其后在成交量未能继续跟进的前提下,“实位以待”沪港通的到来。周五收出的是一根留有向下跳空缺口的下影线长于下影线的十字假阳星。这颗假阳星的量能相比于近期的量能已明显萎缩,但仍勉强可算大量,表明市场热度虽略有减退,但风险应不会过于太大。不过,周五两市主力资金减持力度不减,净流出数额加大,表明主力对于沪港通开通后外资会否“喝彩”亦无确切把握。周收盘是一根带有上影的小阳线,表明上攻遇到了阻力,但仍是一个可继续上攻的格局。周成交金额放出“天量”,达12452亿,仅低于2010年11月中旬的13417亿,和2007年6月初的12459亿。所不同的是:2007年6月初的“天量”在“巨幅”震荡后,再续涨了近2000点,然后完成了6124点的“辉煌”;而2010年11月中旬的“天量”,则在冲击趋势失败后,从3200点一路震荡狂泻至1849点才结束“恶梦”。两次历史“天量”,您认为哪一次更具参考价值?笔者以为第一次的概率或会较大,因为以目前大盘的位置来说,第二次“天量”后的下跌,其空间已不允许。不过,即使空间不允许,第一次“天量”后,仍有近900点的“洗盘”动作出现。笔者真怕有些人会熬不住。
均线上,周五大盘已跌破5均,但仍受10均支撑;而周均线虽仍属强势态势,但亦受500周均强压制。表明大盘均线系统虽依然较强,但短线已极可能会有转折。指标上,日线MACD红柱再次缩短,KDJ已成高位死叉;而周线虽有天量上攻,MACD红柱却并未明显放大,是十足的背离状态,且周KDJ亦处死叉回弹后的黏合。如下周大盘不能快速放量攻过2508点,则收阴的概率极大,且很可能是中阴。
本周大盘走势较强,但仅是一部分权重股的强势,事实上,除上证外,其余各指数均较弱,其中创业板和中小板还是个大跌态势。这种“割裂”的结构性行情,使得整个市场处于“背离”之中。而产生这种“割裂”性“背离”的根本原因,无疑就是沪港通。我们知道,沪港通是上周末“突然”宣布17日开通的,这种突然性打了市场一个“措手不及”(此前关于沪港通问题总是反反复复地“肯定”后“否定”,“否定”后“肯定”),使得市场立刻“想起”了被错误定位的金融股,从而演绎出了这种“割裂”的结构性行情。但冷静了下来后,却突然发现两地的蓝筹股其实并无太大的价格空间,反而是A股的垃圾股价格有着天壤之别,进而更加大了这种“割裂”的结构性行情。另外,本周末公布的“内地投资香港3年免征个税”的消息,仅是“打通”沪港两地股票交易税收而已,确切地说应更有利于港股,也就是说易使内地资金流向港股。
综上所述,在沪港通消息公布的一周内,经过兴奋与冷静两个阶段的“博杀”,大盘“实盘以待”的“策略”使得下周风险不降反升。借鉴历史“天量”经验,笔者以为在确定总的上涨趋势未完成之前,大盘短线或会迎来一次较大的“洗盘”震荡,其“洗盘”幅度甚至比较“痛苦”。但沪港通毕竟是一新事物,而中国股市对于新事物往往比较热心,加上中国股票市场有着太多吸引外资的“诱惑性”,因此“风雨”过后必定“艳阳”。不过,以上仅是笔者以经验得出的一点“猜测”,事实上,沪港通作为新事物,带给市场的影响将充满不确定性,我们小散能做的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保持一颗“平常心”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