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板中的疑问
(2012-07-30 14:22:08)
标签:
宋体闽灿坤退市制度意见稿警示股票 |
分类: 就市论事(股市观点) |
今日垃圾股大跌,闽灿坤B的示范效应加上上交所的警示板征求意见稿,让原先参与其中的投资者末路狂奔。
闽灿坤B的大跌,是触及了退市制度的面值问题;而ST股的大跌,则是有幸拜托了周未上交所提出的警示板征求意见稿。这个就是政策的力量,是管理层长久提出蓝筹价值而无人理采的刹手锏。短期来说,大盘会有一次阵痛,但长期来说,是有利于股市健康发展的。不过,这种制度性的政策干涉(主要是不对称涨跌幅)有违于市场化原则,因此今后请管理层也别再用市场化作理由而大行IPO了。
不过,今天两市B股的大跌却有些莫明其妙。相比于A股,B股的市盈率本来就够低了,无论是退市制度还是征求意见稿,好像和绝大多数B股都无关(至少目前无关),惟一的理由,还是因为闽灿坤B。因此说,此间被错杀的B股又何止几十家?
另外,警示板的涨跌设置还有一个问题。即警示板的涨幅为1%,跌幅为5%;而一旦被退市处理,则30天内交易的幅度又恢复到涨跌10%。那么,如果像闽灿坤B这样的仅仅是因为市场交易价格问题被即将退市的股票(不涉及其它退市条件),在30天时间内市价又恢复到了一元人民币之上该怎么办?退,还是不退?
前一篇:狙击“空军”的极限位置
后一篇:是谁还在认购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