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词的借物咏情

(2012-01-28 10:29:56)
标签:

陆游

越州

《红楼梦》

卜算子·咏梅

咏石灰

杂谈

分类: 云梦泽语(原创文学)

借物咏情也叫托物言志,是诗歌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其悠久的传统,《离骚》中就有用“美人”、“香草”来寄托君臣的,到了唐宋时期,这种形式则到了相当辉煌的程度。

借物咏情是指作者借用一种物品来表达一种感情并对之有所寄托。要求“不离不即”,既不离于物,又不能太粘着于物,而要通过咏物写出人物的情思。

借物咏情大多用在二个方面:其一是对胸中的情不能或不便直接叙述,需要借助于物来表诉;其二是通过对物的歌咏,点缀出作者自己的思想或情怀。另外,通过借物来叙情,使作品更富想象、更具哲理,起到直叙不能起到的作用。

我们先来看看于谦的《咏石灰》: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是写石灰的粉身碎骨留取清白的品格;实际上,如果联系于谦的整个人生,我们就能感悟出一些更深的内容。诗作者是在抒发忠君爱国,死而后已的抱负。

我们再来看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词的上片,是写梅花的遭遇和生长的地方:它根植于驿外的断桥边,表明了梅的孤寂;加上黄昏的风风雨雨,环境被渲染得冷落凄凉。下片是写梅花的品格:任群芳嫉妒也无意和它们争春;即使花落成泥成尘,依旧要保持清香。实际上,这是作者对自己品格的描述。我们联系陆游一生的社会遭遇,就能从更深层次去领会诗人当时的创作感情了。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受龙大渊等人的排挤;入川后,因赞成北伐而被诬陷。陆游一生因积极主张抗金复宋,而时时遭到投降派打击。了解了陆游的生平遭遇,我们就不难发现他是在借“梅”而抒自己的情了。全词不雕镂梅的花枝形色,而着重写梅的神韵。这样,这首词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上片是作者在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下片是在写自己孤芳自赏和坚定不移的气节。

再来看晚唐诗人罗隐的《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诗的字面是在夸蜂的品格;实际上,诗人是在描写当时农民的生活,比喻农民的劳动成果全被他人所占有的不合理现象;也反映了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扬州八怪郑板桥也有一首非常著名的咏物诗《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本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题画诗,通过对岩竹坚定、强毅的赞颂,寄寓了作者不随波逐流,敢于顶着风险追求自己艺术面貌的意向;同时也是作者对诗格、画格、人格的自励语。

《红楼梦》中也有一首非常好的词《临江仙·柳絮》: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水逝?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红楼梦》第四回写薛宝钗进京是为了“待选”“才人赞善之职”,她写这首词和当时其他人同题所作词确有不同,薛宝钗自称“不落俗套”。联想整部《红楼梦》薛宝钗的人物性格,明明白白地展现了薛的为人。特别是后二句,赤裸裸地暴露出了薛的追求功名利禄的野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