砾石是这样形成的
(2012-01-24 10:02:43)
标签:
中国溪石出头的椽子先烂生活作风中级管理者杂谈 |
分类: 云梦泽语(原创文学) |
著名相声演员牛群曾说过一个戏谑某些领导装腔作势的相声,那种怪腔怪调,使人在捧腹之余而又深省。在现实生活中,我没接触过领导作报告时后面还加“冒号”的,相声作为一门表演艺术,用夸张的手法折射出生活中的怪异,无可非议且实在高明。在听了这段相声后的一次会议上,我特别留意了一位领导的报告,“冒号”自然是没有的了,但“这个这个……这个这个……”却无法记清他说了有多少遍,以至于后来这位领导得了个“这个…这个…”的雅号。这仅是个比较特殊的例子,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特别是现在则更少见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今的领导者们在进步,最起码口才在进步。
“领导”这个词,大可到中央,小可到街道,就如我称我的上司为“领导”,而我的下属又称我为“领导”一样。
十几年的“领导”生涯,使我也悟出了一些“领导”的内涵。其实,领导并不比常人更聪明,只是由于他所处的位置能够听到、看到或接触到常人更多的事例,能够直接得到别人为他所提供的总结、概括,因此看起来就显得比常人高明了些。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在非常年轻之时,就成了独当一面的“领导”。何止是“春风得意”?初时的志气,真可谓“一朝看尽长安花”。全集团最年轻的中级管理者之一,这是何等的骄傲?可我却忘了一件事。在中国,有句永远颠扑不破的“真理”——“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谁如果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则必然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关注(注意:此处的“关注”未必就是褒义词)。93年,为配合社会形势,我对自己所管辖的部门实施了大胆改革。改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惊动了整个行业;同时,我个人也获得了许多荣誉。假如这些事发生在今天,或许我会冷静地考虑面对的方式方法,正确地处理个人得失;但那时的我实在是太年轻了,有些地方甚至还很幼稚。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领导们树起了我这么一个典型,实在是为了他们自己,为了他们“贴金”的需要。“典型”是树起来了,可“流言”和“嫉妒”也随之而来。果不其然,当换了一茬领导后,情况就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甚至于我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挑衅。
否定之否定是肯定,那么,肯定后的否定又意味着什么呢?对前任成绩的否定,体现出新任领导的“领导水平”。为什么我能取你而代之?说明我比你更“能干”。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假如我搞好了工作,是在你没有搞好的基础上搞好的,就更能突出我的成绩;假如我也没能搞好,那是因为当初你们搞得太糟糕,能给自己找到一个搞不好的理由或下台的阶梯。这就是“领导艺术”,没有在其中混上几年,无论如何你也感悟不出其中的奥秘。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曾扪心自问:我没有前任领导说得那么好,也没新任领导说得那么坏。甚至某位领导说出了“你一个部门上去了,但不能养活整个公司”的儇利之词。
在中国,如果你想整人,就从经济或者生活作风上着手。经济上找问题,可用“常在河边走”为前提,一旦“湿脚”,便一棍子打死;生活上找问题,可用“越描越黑”作手段,因为生活问题是很难解释清楚,而且这解释不清楚的问题还涉及到作风、品行、道德等问题,严重得很。
在经济上,他们找到了一张由我签字报销的发票(一张公司搞活动我请原任领导吃饭的发票)。于是乎“内查外调”,折腾你大半月。
在生活作风上,他们也能用“耳食之言”基本给予肯定。理由是:有一位漂亮小姐到公司找过我,而我又恰巧在那边出过几次差。他俩会不会是情人呢?“失斧疑邻”最终变成“三人成虎”,以至于在评劳模时,有位领导还神情严肃地说我“眼睛有点色眯眯”。天啊!一对我自己也“仇视”的小眼睛却还给我带来此等“厄运”,不知我父母知道会有何种感想。
山上的石块刚落到溪中时,肯定是有棱有角极其张扬的,随着时间的久远,常年被水冲刷,就变得圆滑而又漂亮了。
有了几年锋芒太露的教训,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性格。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那种需要“温水煮青蛙”的体制中,我逐渐迷失了自己。于是,我终于弄明白二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悟出“清静”、“无为”理论的了。
在相对的某一段时间内,你无法看到溪石棱角磨损的过程,关键点是时间,在浩瀚的时间长河中,世界万物的沧桑变化、物象星移是何等的触目惊心!人也是如此,最火暴最急躁的性格,只要到了不惑之年,处事总会沉着冷静许多,甚至会“泰然自若”,这是时间对人类性格的冲刷,也是环境对人类性格的磨砺。
我见识过几位原来和我“平起平坐”,现在却能指挥我的领导,他们在和我共事时,是何等地“平易近人”。我想,他们是比我更先悟出“羁縻统治”的道理吧!
但也有和我一样不能悟透此中道理的人。有一专走上层路线的同事,入党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在某一次支部会议上,有位领导对他给予充分肯定,与会者全看领导脸色行事,几年拖下来的事情一朝搞定,“全体同意一致难过”。可是,他却在“群众”这一关上吃了闭门羹。他忘了领导上面有领导,领导下面更有群众。
为人八面玲珑,则事半功倍;为人刚正不阿,则事倍功半。人生的多蹇,往往是人的性格所导致的。
要想仕途平稳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不要去做具体的事务(注意:我说的是“具体的事务”)。做具体事务越多,出差错的概率也就越大;反之,不做或少做,就能最低限度地控制出错。当然,不做并不是一丁点儿也不做,如果是那样,就显得游手好闲了。我说的不做是实际性质的,表面上仍还得忙忙碌碌。比如说某人让你盖一个很普通的章,本来你只要打开抽屉,一分钟解决,但你千万别这么简单扼要,你得认真阅读内容,然后请示你的上级,使他知道你处处在维护他的地位,最好再召开一个什么专题会议讨论,让你的同事们也参与其中。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自明,起码说明你办事认真,尊重领导,遇事协商的原则。实际上,其中还有更深的奥妙:一是显得你工作繁重;二是给要求盖章者造成办事慎重的良好印象;最重要的是,假如出了什么差错,也不至于你个人承担。你若不信,尽可到某些机关试试。
但话说回来,做领导有时候也是很艰难的。当人不能坦坦荡荡而只能整日虚情假意时,会觉得虽处闹市而茕茕孑立。这是一种心灵上的孤独,就如前几年暴发户们常说的“除了钱,我穷得什么也没有了”一样,初听这话是有钱人在摆阔,细想起来却也有一定的道理。
做领导的难处还体现在往往要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办某些事。这里还有一个组织原则的问题。碰到此类情况,只能用“人在江湖,身不由已”自嘲了。
前几年公司转制,“领导”意志明显,但走走过场的形式还是需要的,于是便召开职代会讨论。主持会议的领导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才能,当议程到表决时,他说:“同意的请举手。”半分钟后接着说:“不同意的请举手。”再半分钟后又说:“弃权的请举手。”最后他总结说:“全体同意,一致通过。”我注意到,他在说这些话时,头始终没有抬起过,观察其他的代表,有几位则始终没举过手。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在私企给老板打工,老板认为你在为他创造和积累财富;在国企(名称或许已经改变)为伪老板打工,他们认为是他给了你饭碗,你虽说不用对他涕零,但必须心存感激。话虽说得有点绝,但个中的意味大家自可品尝。
私企老板,他不怕你篡夺他的位子,因为他的地位是用资产维系的,个人才能在其中不起作用。伪老板们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缺少资金这一纽带,维系他们地位的情况很复杂,有些甚至是机遇所造成的事实。因此,他们很担心有人觊觎他的地位。
假如你碰到了一位比你笨且还自以为是的上司,那是一种痛苦,而且你还不能把这种痛苦表现出来。这种领导往往会处处设卡,时时提防,他的工作能力虽然不强,但整起人来却往往是“天才”,你就别想他不压着你、防着你。另外还有一种懂人情世故,处事圆滑老辣的领导,他们深谙“水清不养鱼”的道理,这类领导的个人地位往往已经非常牢固,他不担心有人攫取他位子,他所需要的,是做出一种业绩,以便揄扬他的后来者,荫庇他的子孙们。在这样的领导下面做事,你完全可以放手大胆展现你的个性,但这种领导由于他自身的个性、才能非常突出,办事往往会异常霸道,因此你也要格外小心。
有些领导长期以来四平八稳,仕途和顺,总结其经验,大体是:遇事不慌,处事不惊;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循规蹈矩,不露锋芒;处处请示,事事汇报;不财不色,保守端正;当面悦语,背后佞词;溜须拍马、阿谀逢迎。
这使我又联想到了溪石。
溪中的石头被水磨去了棱角,但它仍然还是石头,内质并没有改变。或许它的内质更为坚硬了,因为溪石又叫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