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组“区小学英语学科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暨朱蓓蕾名师工作室活动”之评课

标签:
杂谈 |
分类: 往年材料2(综合组材料) |
由单课到单元的递进
大家好,非常感谢刘老师给我这么好的机会跟大家交流关于单元整体学习的一些看法。希望不管我的一些看法对错与否,都能跟大家有思维上的碰撞,激起一些火花。评课的范围很大。今天我评课从单元整体学习的角度来分析这里两堂课。由单课到单元的递进。首先来看两个示意图。
一、单元备课的意义
那么现在我们再来看这样一幅图。虽然也是各有各的特色,但是围绕同一个话题,保持统一、延续、并有所递进。接下来我们通过两堂课几个片段的对比来感受一下备课时对于情景的选择、活动的设计、语言的选择、活动形式的安排等方面如何实现延续性与递进性。
二、案例分析
1.情境带动语言的发展
首先从情景的选择,带动语言的发展来谈谈两节课如何在情境上保持统一的同时,有具有延续与丰富性。两节课都是 都是讲Mike的生活,第一课时morning以及其他的生活小片段,集中在核心语言的新授学习与尝试运用。第二课时,扩大到了一整天的完整的计划,日常的一天以及special day,核心语言的综合灵活运用。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处理。
1)教材的处理,如何围绕核心语言进行交流,同时将次核心语言进行运用。
2)如何从学生的兴趣与生活经验出发,去讨论生活,将老生常谈的日常话题说出新鲜感。
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活动设计。相同的语言会有更加明显的感受。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两节课中,几个相同内容的教学有什么不同。
例子1如:warm up 相同复习时间的What time is it。第一课时的目标:看到数字说出时间。所以这样操作。认知
第二课时的目标有所递进。根据声音猜测,根据文本内容猜测,根据图片猜测。语言上是相同的,理解。情感上: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2.活动体现目标的递进性
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活动设计。相同的语言会有更加明显的感受。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两节课中,几个相同内容的教学有什么不同。
例1: warm up 相同复习时间的What time is it。
第一课时的目标:看到数字说出时间。
第二课时的目标有所递进。根据声音猜测,根据文本内容猜测,根据图片猜测。语言上是相同的,理解。情感上: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例2:It’s time to/for的教学
第一堂课属于:感知理解、尝试语用,教师给予完整的感知,板书辅助,在学生表达之前温馨提醒。
第二堂课:准确区分、运用。教师给予总结归纳、是语法教学:分类(完成Mike的一天的安排)。将语法教学融入教学活动。
3. 语言服务核心能力的培养
第一课时:少、精、变式少,集中核心语言
输入的语量:小片段,强调核心句型的复现,句式变化少
输出的语量:
选择一个片段:语量少,集中,增加let’s——————。
第二课时:多、丰富、有变化,大语量的综合语用
输入:warm up的少许文本,到mike的一天,在到special day大篇章,强调核心句型的复现,变化多。强调综合语言的运用。
输出:描述一整天,语量较多,核心语言集中,次数也叫多,辅助语言增多。
1)基于学生的已有能力 第一课时,学习It’s time to 并学习如何催促他人。语量少
2)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第二课时,学习动词词组,并能将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进行整合运用。学会去表达一整天。语量多。
4.活动形式推动情感的升华
第一堂课:选择片段演一演:模仿、初步运用,情感上深入去体会一个不同的Mike或者不同的自己在某一个时刻的表现。点小,深入挖掘一个时刻的情感体验;
第二堂课:自己设计安排:自主、灵活。情感上提升一个统筹安排,在合理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面广审视全局,统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