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安心能量】《断舍离》读书笔记:整理物品的修行

(2013-11-28 08:02:08)
标签:

早安心能量

断舍离

拖延症

清简生活

环保生活

健康

分类: 早安心能量

【早安心能量】《断舍离》读书笔记:整理物品的修行

你的屋子里堆满了脏衣服、抽屉里塞满几百年没用过的杂物,衣橱里好多买来却并不适合的衣服?不要再用拖延症来敷衍和解释了,你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是否和物品、外界的关系出了问题?


什么是【断舍离】?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断舍离”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


断舍离非常简单,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东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


通过学习和实践断舍离,人们将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


http://mmsns.qpic.cn/mmsns/GYzK78tjGfuwZKShRUPogxJtK8GOicD64s3dQmVkgMGCJ6WVBoMwVfQ/0

以下分享一篇读书笔记,也是对书中内容做个精炼的介绍,图文并茂、句句精辟!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找来看看~


1、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2、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3、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早安心能量】《断舍离》读书笔记:整理物品的修行

断舍离的机制


4、人最大的罪是不快乐——歌德

【早安心能量】《断舍离》读书笔记:整理物品的修行

断舍离带来的意识、环境、气场变化


5、“断”和“舍”都需要doing,也就是行动,action。不断重复doing之后,就能抵达感觉的世界,也就是达到being的状态。行动是与思考同时进行的,可从思考的状态转移到感觉的状态,扔掉家里的一件垃圾,这个简单的动作就能磨砺你的内在的感应力和智慧。


6、自己与物品的关系:物品要用才有价值。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断舍离的目标,就是让整个社会上的物品都能各得其所。


7、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掉进折扣的陷阱,完全忘记了“东西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品味”。

【早安心能量】《断舍离》读书笔记:整理物品的修行

物品的流动——断的闸门、舍的闸门


8、扔不掉就是不想扔。有些东西虽然“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可却还扔不掉,一直留在家里,理由就是执念。从实质上来讲,它们已经是垃圾了。


9、没有收拾的屋子就像便秘。


10、灰尘与杂物代表停滞运和腐朽运,扔掉不用的东西、还在用却不喜欢的东西和充满怀念所以扔不掉的东西,就能消除停滞运和腐朽运。


11、时间轴要锁定在现在。有些东西实际上已经成为垃圾了,必须得处理了,可还是因为太重、太麻烦,所以就懒得去扔。这意味着,把能量留给未来,让未来去处理了。可这些东西留了下来,反而会强化这些东西所包含的的回忆和能量,给人造成混乱,八成物品的时间轴错位到了过去或未来上。在断舍离中,比起凌乱,聚焦于过去和未来的物品堆积起来了才是问题。


12. 在断舍离中,基本上没有“客用”这种观点。不要把重点放在非日常上。

【早安心能量】《断舍离》读书笔记:整理物品的修行

现在区·过去与未来区——存在的关系、结束的关系


13、居住环境是凭借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环境。要打造出能够款待自己的空间,让家成为最棒的放松地。


14、将与物品的关系比作人际关系,了解当下的含义,只选择死党,也就是只选择真正必需,而且自己又喜欢的东西。


15、多关注因为不扔东西而造成的损失,使整理变成一件愉快的事。


16、先不要去管别人,高高兴兴地收拾自己的东西。


17、勤做练习,做到知行合一,扔掉多余的信息,尽早从头脑的“便秘”中解脱出来。


18、“可惜”不是不用扔东西的赦免令,而是对物品的爱惜之情。


19、要记住,能够让“总有一天”、“迟早”付诸实现的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物品是一面能映照出真实自己的镜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实的自己。


20、减少物品=只要能彻底地收拾,就根本不需要整理、收纳了。


21、一切从扔东西开始,扔的时候要说“对不起”和“谢谢”,把东西送给别人时,要说“请收下”,不能说“给你”。


22、利用七、五、一的总量限制原则,打造充裕的空间。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七成,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只放五成,装饰性的收纳空间只放一成。


23、通过限制总量,更加严格地筛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品味。


24、打造物品外观形态的两大原则:只需一个动作原则(靠一个动作就能完成,比如拿掉容器的盖子);自立、自由、自在法则。


25、“每次主义”就挺好,不要大量囤积不必要的物品。


26、存留下来的物品是自观的途径,试着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


27、断舍离并非提倡清简的生活,物品既是自身的投影,又棒又新鲜就是最重要的。


28、我们的直觉可以分成阴性直觉和阳性直觉两种,简单来说,阴性直觉就是异样感。其实没必要消除这种异样感,如果能够意识到让自己感到异样的原因,因此而卸下包袱,或是对此有所领悟,那么就不会徒增多余的压力了。把“啊,好碍事”这种异样感否定掉的思维方式,就像是清除掉附着在直觉这根管道上铁锈一样。因为直觉原本已经告诉我们“应该消除掉”的存在了,所以只有在除掉那个“碍事”的东西的时候,“这个应该买”这种阳性直觉才会像灵光乍现般来到你的身边。如果有东西让你感到碍事,即使只是一瞬之间觉得碍事,也要在发现的当时就把它们一一击破。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29、在断舍离的过程中,“更加看不见的世界”,也可以叫它神的领域,或是叫它未知的伟大,或是叫它集体无意识,会跑来支援自己,从而影响到看得见的世界。

【早安心能量】《断舍离》读书笔记:整理物品的修行

看得见的世界、看不见的世界、更加看不见的世界


30、如果能够认为一切物品都是向地球借来的,就能自然而然地涌出感谢与敬畏之情。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虚幻的,我们的心也是不断变化的。尽情地享受与物品难能可贵的短暂相遇,这一定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本身。当缘尽了,就潇洒地放手。不仅对物品,对一切的一切都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断舍离的愿望。


来源:豆瓣

文:就叫我阿诗玛吧

编辑:劳申玥

 

❤❤❤第294天,断舍离的清简生活❤❤❤

★非常欣赏这样的见地,“断舍离”的修行并不复杂,却是深刻的,给自己自己带来深远的改变。看完这本书,觉得很惭愧,其实拖延症、长期的压力焦虑都是因为疏忽了“断舍离”的修行。中国文化中的面相、风水等领域也能在断舍离的观念中找到呼应。


同时,这也是非常环保清简的生活方式,在日益繁复的世界中,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尝试的新观念。欢迎将它传播分享出去!


--===∽===--

我们关注职场人群心理健康,传播心理学知识,分享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效的工作方法,现已开通微信咨询通道,欢迎与我们同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