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心理学】我的房间总是杂乱无章

标签:
我爱心理学修齐微信自我分析杂谈 |
分类: 我爱心理学 |
自己的房间乱糟糟往往给人不够成熟的感觉。事实上,不愿意去整理房间可能源于幼年时期的家庭影响。“我妈妈有洁癖。小时候,她对整洁的过分要求让我觉得很不舒服,所以我通过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来表示反抗。”那些杂乱无章的人拒绝循规蹈矩。社会习俗要求整洁有序,这些社会标准导致父母总是冲他们反复唠叨:去把你的房间收拾干净。他们不整理自己的房间是在无意识地拒绝长大——拒绝承担成年人必须面对的生活问题,比如自己得去付账,为柴米油盐操心。法国心理学家玛丽兹·瓦央解释说:“不爱收拾家务说明人们还没有摆脱儿时对别人的依赖,料想肯定有人跟在后面替自己收拾,替自己解决问题。”
在自己周边制造一种无序,偶尔也是为了让自己更有安全感。那些杂乱无章的人希望处处留下他们的印记,杂乱是他们“存在”的证明,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有活力,创造力能得到自由发展。“如果我的房间乱七八糟让我的朋友们不舒服,他们或者帮我收拾,或者离开。”换句话说,“你如果接受我,就得接受我本来的样子。”他们不会去努力迎合别人的要求和想法。如果是和家人一起生活的话,强迫家人接受自己的杂乱则是一种强调自己的领地、空间的方式。在夫妻生活中,在自己身后留下一片混乱,说明潜意识里对是否给另一半留空间迟疑不决。
另外,家里杂乱也可能是内心焦虑的表现。“离婚后,我变得意志消沉,灰心绝望。我的公寓和我的内心一样,杂乱无章,毫无条理。”生活在混乱中,就是让自己沉浸在焦虑或者过去的痛苦当中。
有些人给物品赋予特殊的感情价值,物品能给他们造成幻觉,因此他们拒绝扔掉任何东西。整理自己的房间,其实也是在给自己释放空间和能量,以便让现在过得更好。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
在青春期,房间杂乱是一个必经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必要的,青少年往往通过这一点来表达自己独立的愿望,拒绝家长的命令,对抗父母强加的生活模式。如果孩子开始有自立的愿望,那么父母就应该避免去“侵犯”孩子的领地,给孩子建立“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担”的条件。在夫妻关系中,把自己放在家长的位置,对另一方进行说教是不适宜的,会给对方造成“永远犯错”的感觉。最好是以幽默轻松的方式传递信息,或者与对方定协议:“好吧,我收拾厨房,你去买菜!”总之,家务分担均衡才能保持家庭的和睦。
你自己是这样的人吗?
-
给自己一个整理房间的理由
整理房间并不一定是令人不快的任务。只要给自己找到好的理由,它就可以变成一种享受:比如好好摆放一下新买的家具,在家里招待朋友。可以给自己规定收拾房间的时间和频率,如果自己能严格遵守,则可以要求家人或者自己准备点儿奖励好好犒劳自己。
-
整理乱七八糟的心情
如果你的消沉和绝望状态一直延续,那么心理治疗可能会有帮助。你需要把心底杂乱的根拔出来。有些咨询能帮助你整理自己的心理空间:整理记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该忘的就忘掉。心理空间整理好了,房间也自然会变得有条理了。
来源:《心理月刊》
编辑:劳申玥
❤❤❤第217天,创造整洁有序的环境让今天过得更好❤❤❤
★心理空间整理好了,房间也会变得有条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务也就更顺畅了。在你需要的时候,欢迎留言给我们,如果您遇到生活工作中的困扰,小编会为您安排咨询师做文字的解答或预约电话咨询(2次,每次50分钟)。愿修齐贴心陪伴您幸福生活每一天:)
--===∽===--
我们关注职场人群心理健康,分享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效的工作方法,欢迎与我们同行!
快速关注:右上角菜单→关注官方账号
导航信息:发送“?”或“h”
体验咨询:如需电话/文字咨询预约,请留言
阅读杂志:发送“心资源”获取APP二维码
关于我们: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修齐官网手机站
历史消息存档:修齐健康(新浪博客、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