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爱心理学】六种不同的愤怒——海灵格

(2013-07-20 07:59:26)
标签:

修齐微刊

我爱心理学

情绪管理

海灵格

愤怒

健康

分类: 我爱心理学

【我爱心理学】六种不同的愤怒——海灵格

 

  • 第一种愤怒——被激发的正面、恰当的反应

⊙对攻击和不公平之事的自然反应,这种愤怒驱使我们作出有力反抗,而且给予适当回应。

这种愤怒是正面的,恰当的,它帮助我行动,使我强壮。当目的达成之后,愤怒也会消失。


  • 第二种愤怒——替代行动或爱的表达

⊙当我察觉到,我没有获得我可以或者应该获得的东西;或者是我没有要求、请求我可以或应该要求或请求的事情,我会感到愤怒。

我们会对别人生气,用愤怒来取代行动,使得自己不需付出行动。这种愤怒会有瘫痪和削弱的作用,而且通常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以愤怒来替代爱,对所爱的人愤怒,用愤怒来取代爱的表达。

这种愤怒的感觉,是幼儿期间对父亲和母亲的爱被中断的一种痛苦的经验。在日后相似的情况下,人会再一次体验到早年的经历,这种经历会削减他的力量。


  • 第三种愤怒——否认、不承担行为后果

当我冤枉了某人,但我又不想承认我的行为,我便会对那个人生气。这是一种用愤怒抗拒自己行为的后果,而让另外一个人来承担我的罪恶感。


  • 第四种愤怒——抗拒他人的施予

⊙某人给予我太多,使我无法报答,这是难以容忍的,我会带着愤怒抗拒他的施予。

以责备的方式表现,如子女对父母表示愤怒,愤怒代替了接受和感激父母,也代替了自己的行动。这种愤怒使人瘫痪和空虚;或者也会以意气消沉和忧郁表示他的愤怒,用以取代拿取、接受、感激和给予对方。


愤怒也会在分离之后以一种长期持续的哀伤方式表达出来,尤其是对某个已经死去或是离去的人,假如我依旧亏欠一份接受和感激,或是无法承认自己的罪恶感及其后果的话,就会表达出这样的愤怒。

  

  • 第五种愤怒——转移承接他人的愤怒

⊙有些人的愤怒是从别人那儿,或是为了别人而承受来的。

如团体中,有个成员抑压自己的愤怒,久而久之,团体中另一个成员(通常是最软弱的那一个)他会亳无理由地生气。

在家庭内最弱小的成员是孩子,例如母亲压抑对父亲的愤怒,其中一个孩子便会从母亲那里承接到愤怒,而对父亲生气。


⊙愤怒的对象通常不只是由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例如:由母亲转移到孩子,而且也是沿着一个方向,由强者转到弱者身上

所以,纵使女儿从母亲那儿承接了对父亲的愤怒,她也不会发泄在父亲身上,却是会发泄在一个让她感到安全的人身上,例如她的丈夫(代罪羔羊)。

在团体中较弱的成员,通常会成为这种假想愤怒的代罪羔羊,而不是那些原先预期中较为强势的人,例如辅导者或是团体的领导者。


⊙那些承接别人怒气的人,都具有一种愤怒的特质,而且都感到自豪而正当,但他们只不过以别人的力量和正当性在行动。在他们理直气壮、义愤填膺之下而感到强壮有力,但事实上,他还是弱的,而他的受苦也是没有意义的。


  • 第六种愤怒——修炼和实践、主动的力量

⊙开明而勇敢,能够面对冷酷而强大的敌人,但又不带任何个人情绪。(正直、有益、强大、警觉,直接导向正确的目标,直达中心而自信。)

置身于这种愤怒经验之中的人,即使面临对别人的伤害也不会畏缩退却,实际上他们并不是对那个被他伤害的人感到愤怒,这种侵犯行为是一种纯粹的力量。

这是一种长期修炼和实践的结果,但对于那些有此能力的人来说,却是轻而易举的。


来源:《爱的序位:家庭系统排列个案集》

作者:伯特·海灵格

编辑:劳申玥



❤❤❤第168天,学习驾驭情绪的能量❤❤❤

★我们常说“情绪是一种能量”,究竟是怎样的能量,也许对你还是个挺模糊的概念。情绪可以传递、转化,也可以积蓄和使用,哪怕不作为,也是一个积蓄留待转化或使用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压抑和隔离。所谓的“情绪管理”正是这样一个内在过程,一个情绪成熟的人完全可以选择如何对待它

这里列出的六种愤怒,正是从被激起的无力感和情绪,转向自主的有效的行动,也是每个人都必然经历的成长过程。不知看了这些摘录的片段,你是否有些了解了?


★最后还是欢迎反馈,欢迎供稿,求转发,祝周末愉快!下周见;)


--===∽===--

我们关注职场人群心理健康,分享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效的工作方法,欢迎与我们同行!

快速关注:右上角菜单→关注官方账号

导航信息:发送“?”或“h

关于我们:发送“ZO”或“修齐”

过往文章: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修齐健康新浪博客

【我爱心理学】六种不同的愤怒——海灵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