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浓情深杏坛魂——访名师之威县朝阳路小学王晓莉老师 陈迪
(2012-06-11 20:33:03)
标签:
五个一访名师杂谈 |
分类: ★威县朝阳路小学•2人★ |
爱浓情深杏坛魂
个人简历:王晓莉,女,35岁,河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邢台市模范教师,邢台市学科骨干教师,县级名师,威县朝阳路小学语文教师,五年级三班班主任。
名师名言:“教育需要真爱。真爱能够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这就是王晓莉老师的名言,从中无不流露出她对待学生如潺潺的小溪般的“真爱”,生生不息。
主要事迹:
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教师,王晓莉老师从她初登讲台的那一刻起就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爱,成为一名学生喜爱的优秀语文教师是她坚定不移的目标和信念。
王老师对于自己的工作安排总是有条不紊,在她的办公桌上有这样一张字条“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她始终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善待自己作为老师的每一分每一秒。王老师在课堂中,举止十分地优雅,高高挽起的长发,一身干练的女装。纤细的手指拿起粉笔,只有在近处才能发现手指上早已因多年书写粉笔字长出了“老茧”。王老师的话语如春风过耳般,让学生在成为课堂的主人时,也在尽情地享受课堂。课堂一直处于“闹中有静”,不时有笑声传出。在学生的眼中,王老师的课堂不仅仅是一条知识的河流,更是王老师在不断地向他们传授着人生的智慧。
学生用爱召唤她,她用爱对学生无怨无悔
在王老师初为人师的日子里,她感受到了教师这个职业即辛苦忙碌,又清贫寂寞。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如此之大,失意自怜情绪在她的心中蔓延开来,迷茫和惆怅伴随着她。但是,她的学生用他们纯真的爱,在短短的时间内使她重新回到了冰雪消融、色彩缤纷、生机盎然的人生春天。
学生的话语至今还留存在王老师的脑海中,“老师,我喜欢你的声音又亲切又好听。”“老师,你一个人住怕不怕,到我家里来吧。”“老师,我妈说了,你一个人住,离家又远,周末就上我们家去吃饭。”
正是这些可爱而朴实的学生们,唤起了王老师心灵深处的春天。强烈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在不断地召唤她。从此,她把自己定位于做播撒种子的默默耕耘者,在学生成才里收获幸福与快乐。
09年大雪来袭正值学校期末考试来临之时,那是老师工作最繁忙的时候。厚厚的积雪堆积满了学校的道路,学校内通往厕所的道路上已经被冰覆盖。王老师那时所带的学生是刚刚入学一年的二年级学生。王老师害怕班级内这群年龄幼小的学生在上厕所的路上,发生意外事件。王老师做出了一个决定,自己要背每一个学生去厕所。在大雪中,王老师脱去了厚重的棉袄,用自己瘦弱的肩膀背起每一个孩子走过这段不长,但却格外艰辛的路。现在班里的孩子已经长大,当再次回忆起王老师背他们去厕所的事,他们纷纷表达着自己内心对王老师的感激之情。
牵手,为学生抖落心灵的浮沉
“不放弃,不抛弃”的信念一直伴随着王老师的成长,王老师对于班级内所有的学生都投入无限的爱。在她的眼中,没有所谓的“优等生”和“差生”的区别。她常常说起一句话,“他们都还是孩子。”正是带着这样包容的胸襟,王老师用她春风化雨般的行为感化所有的学生。曾在王老师的班中有一位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平时他经常请假回家,说是自己头疼或是头晕,需要在家里休息。王老师没有特别注意,都准许了他的请假。可是有一天,这位学生在未经允许下,私自离开了学校。王老师在得知事情之后,和学生进行了谈话。学生告知王老师是因为家中的母亲重病,所以才回家照顾母亲。望着眼前这个孝顺和懂事的学生,王老师不禁起了悲悯之心。于是,王老师提出要前去学生家进行家访,可是这时学生开始不断的推三阻四。最终,王老师带着一份疑惑的心情还是前往了学生的家中。在看到学生的母亲,在家中做着午饭,丝毫看不出是一个重病之人。王老师明白了自己的学生说了谎。顿时,她的心中充满一种深深的自责之情,她不明白是什么让一位六年级的学生如此的不愿意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她并没有当场揭穿学生的谎言,在和家长进行了谈话之后,独自一人离开了学生家中。
第二天,王老师走进校园时,发现那位学生早早已在门口等待着她。当学生看到王老师时,“扑通”跪倒在地上,让老师原谅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并发誓以后一定会改正。王老师牵起了学生的手,跟他说:“你若真的认识到了错误,就应该自己站起来,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王老师开始认真分析学生不愿上学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家中贫寒,自己的成绩落后,感到严重的自卑。从此之后,王老师积极联系家长配合老师同时给学生做思想工作,给予他更多的关怀,一起共同监督学生的学习。在一段时间之后,学生改掉了以前说谎的坏毛病,顺利地考取了初中。
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正是王老师的善意挽救了一个孩子脆弱的心灵,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
一句祝福,换来沉甸甸的信任
06年炎热夏季的午后,王老师班中的一位女学生在上完音乐课后,哭泣不止。王老师听闻此事之后,在第一时间前往教室和女生交谈。可是,女生无论如何在王老师问她任何问题时,都不抬起头来,不回答任何的问题。王老师,眼看上课铃声即将再次响起,为了班级内良好的学习氛围。她将女生带出了教室,在办公室中和女生进行接下来的谈话。对于女生不回答任何问题的情况,王老师显得有些着急,她只好和女生说:“那这样放学之后,我和你一起回家。”这时,女生闪动着泪光的眼睛看向了老师,断断续续地说到:“我没有妈妈了,我没有妈妈了。”“音乐课学了《生日快乐歌》,今天是我的生日,可是妈妈不在了,没有人会给我过生日了。”王老师一听学生的话语,她的心中激起了万千巨浪。在她的耐心询问之下,她终于得知,这位女生的父母在上个月离异,她跟着父亲一起生活。母亲已经离开了威县,而父亲工作十分的繁忙,无暇顾忌女儿的日常生活。面对这样的情况,王老师抱住了女学生动情地说:“从这个生日开始,老师和全班同学一起给你过。”利用最后一节班会活动课的时机,王老师在班中召开了班会,和所有的学生一起给女生过上了生日。
第二天,王老师在班中宣布了一条新班规:做一个生日表,以后在班中学生过生日的那天,全班给他(她)献上一声生日的祝福。
在今年5月23日,王老师意外的在晚上回家路上,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的电话。正是当年,那个哭泣不止的女生给王老师打来了电话,她激动地说到:“王老师,今年我的生日又到了,我在石家庄和母亲一起过生日。但是这些年每当生日到来之时,我第一个想起的人就是您,您也是我的母亲。”
就是这样一声朴素的祝福方式对学生正在成长中的心里起到了多么重要的影响。是王老师用她的真爱,细心呵护每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
做一名合格的老师,要使自己成为一眼源源不断的泉水
人们常言道:“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可是,在王老师的眼中,真正合格的一名老师,是要让自己成为一眼源源不断的泉水。
因此,在王老师立志要成为一名老师之时,她就开始不断地钻研教学业务,争分夺秒地学习。白天里,她认真听每一节老教师的课,细心地记录自己与老教师身上的差距。晚上,不断地钻研,搜集备课的各种资料。
学校的阅览室,成为王老师最常去的场所。在那里王老师经常一坐就是一个周末,查资料,抄资料,记心得。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是王老师觉得最开心的一件事,她为自己的学生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在从教多年的王老师心中,不断地进取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事情。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在各地展开之时,王老师为了使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理念可以跟上时代的脚步,自费订阅了大量的杂志,不断地研习新课改的新理念。
2008年7月,她主持市级课题《新课程中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顺利结题,论文在邢台市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中获科研成果二等奖。同年,她被评为邢台市优秀科研型教师。2011年6月,论文《师生互动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在《学周刊》杂志发表。2011年8月,主持新课题被邢台市教育局立项。
在这条教研的路上,多少个夜晚她和青灯为伴,与孤独为伍,但心中却快乐相随。正是她坚信和不懈的追求,使她迎来了硕果累累的“金秋”。
以丰收的成果,铺平坚实的希望之路
在教坛这片沃土之上,王晓丽老师始终辛苦地耕耘着,默默地奉献着,无悔地付出。作为一名年仅35岁的名师,王老师一直保持着谦虚、勤勉的工作作风,在不断地向前奋斗着。她总是毫无保留的和身边的老师交流着教学经验,认真细致地准备每一节课。在新老师面前,她总是那样的热情,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上的各种问题。王老师积极在校内组织开展各种教学研讨会和听评课活动,在无形之中推动着全校整体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地前进。
在荣誉面前,她总是显得那样淡然。从2008年起至今,王老师作为河北教坛上冉冉升起的“新星”。在短短的4年时间内,从一名普通的教师到县级名师、邢台市学科骨干教师、邢台市模范教师、河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这一切的称号见证她的成长。在全国、市级、县级各项教学技能的比赛中,王老师总是勇夺桂冠,“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小学组一等奖;邢台市多媒体课件评比中获一等奖;邢台市信息整合课一等奖;县百节优质课获二等奖。并且由于她所任学科考试成绩优异,她受到政府的多次嘉奖。
十多的教坛经历,让王老师深深的感受到,教育学生是一门极具艺术的工作。学生们的爱好、性格、经历各不相同,但是只要发自肺腑的和学生进行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爱开启他们的心灵,就能在杏坛之下收获满园的芬芳,自己也收获了无悔的人生。
第十四期威县临西支队威县朝阳路小学支队